发布时间:2024-05-22
浏览次数:1469
来源:本站
预防儿童溺水安全工作已成为学校和家长关注的焦点。为有效预防孩子溺水事故的发生,我校特向各位家长提出如下温馨贴士,望广大家长时刻加强对儿童防溺水的教育和监管,提高儿童防溺水的自觉性和识别险情、紧急避险、遇险逃生的自救能力,共同保障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守护孩子们平安成长。
一、远离溺水请牢记这些
“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四不要”
1.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
2.不要在未设置警示标识的水域游泳
3.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的水源地游泳
4.不要在上下学的途中和度假期在水源周边戏水
“四了解”
1.家长要带儿童青少年去有资质的游泳场馆游泳,了解泳池相关规则,包括游泳场所内深水区、浅水区的位置和深度,以及救生员的位置。
2.儿童青少年下水前应充分了解做好热身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空腹、过饱、剧烈运动后均不应该下水。
3.儿童青少年要了解水上安全知识,例如不在水中打闹;不做危险行为,如奔跑和推人下水;若出现身体不适,立即上岸。
4.家长及儿童青少年都应该了解紧急救援和心肺复苏相关知识。
家长带儿童青少年去海滩公共浴场游泳时,除上述的注意事项外,还应牢记
“四确定”
1.确定在规定的区域和时间内:带孩子在有资质的,可游泳的区域游泳,注意识别浴场开放标志。
2.确定有救援队:确保海滩附近有救生员或紧急救援队。建议在救生员看管的区域内游泳。
3.确定公共场所的天气与水温、潮汐变化:了解当地的天气与水温,如果不适宜游泳时,不应该下水。涨潮、退潮时,也不建议下水。
4.确定救生装置合适:孩子应按照年龄、体重,使用符合标准的救生衣和适合的安全救生装置。同时,家长要了解有关海滩浴场的安全信号旗。
家长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泳池中会游泳不等于在海中会安全地游泳。家长应帮助孩子了解海中游泳与泳池游泳的不同。家长应有效看护孩子,与他保持一臂距离。
二、“监护”就是最好的保护
家长要掌握孩子的动向,孩子外出时做到
“四知道”
1.知去向:孩子去哪了?
2.知同伴:孩子和谁一起出去?
3.知内容:孩子做什么?
4.知归时:孩子何时回来?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安全无小事,孩子的安全就是父母的责任。请不厌其烦地告诫孩子:不准私自下水游玩,学会保护自己。反复叮嘱孩子,把防溺水安全知识牢记于心。家长应牢记
“八要点”
1.不要让孩子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2.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抽筋等现象
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
5.教育孩子不要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6.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7.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8.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三、掌握基本自救、急救知识
不到陌生水域游泳
1.水底状况异常复杂,可能长有水草等植物,容易缠住人的脚!
2.有些水库、河道底泥松软,人容易陷入泥沼而无法动弹。
3.江河岸边有一些延伸、缓冲区域,孩子在此玩耍游泳时,容易滑落到深水区。
4.有的水体表面看似平缓或静止,水下却暗藏旋涡很容易把人冲走。
5.野外人员稀少,一旦出现体力不支等意外情况,很难在第一时间被施救。
6.野外水质污染也比较多,游泳难免会喝水,对身体难免有害处,有过敏体质的人也不适宜到这样的水域游泳。
哪些情况易导致溺水
1.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估计,进入水中便可导致溺水。
2.即使是熟习水性的人,由于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时间过长,体内的二氧化碳丧失过多等原因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3.安全意识淡薄,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
4.在水中互相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导致溺水。
5.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旧病复发,从而导致溺水。
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3.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呼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4.仰泳露鼻。屏住呼吸,放松肢体,尽可能保持头向后仰、自面部朝上的仰泳体位,使口鼻露出水面,有节奏、缓慢的一呼一吸。
5.深吸浅呼。呼吸时注意吸气要深,呼气要浅。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比水略重。
同伴落水怎么办
1.若遇同伴落水,切不可盲目下水救人或手拉手救人,而应大声呼救,让附近的大人来帮忙,这才是真正在帮助同伴。
2.千万不能认为同伴落水,自己不跳下去救,就不够朋友!及时找大人来帮忙才是救援成功率最高的方式,才是真正在帮助同伴!
3.救不上来同伴也不是你的错千万不能因害怕而隐瞒!
4.能救上来同伴,也千万不要有心理压力,更不能因害怕而隐瞒事实从而导致没有及时报警或让大人知道,耽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
正确救援记心间
1.碰到有人溺水,不要慌乱,第一时间要大声呼叫,找大人帮忙,同时拨打110报警。如果有多个同伴在一起,要派出一人去寻求大人帮助。
2.寻找身边的漂浮物抛向溺水者,如救生圈、木板等;如果没有漂浮物也可以在书包里装满矿泉水瓶抛给溺水者。
3.寻找竹竿、树枝等递给落水者,也可以把衣服打成绳结抛给落水者,救人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以免被拉入水中。
4.不能直接跳下水施救,未成年人没有足够的能力下水救溺水者,千万不能下水救人,以免发生群死群伤的悲剧。
5.不能手拉手施救。落水者力大无比,稍不留神就会被落水者拉下水,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
急救知识和技能
1.溺水者被救出后,应先给予其呼吸而不是控水!
2.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3.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4.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
5.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接压。
6.吸氧:现场有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条件不足的,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7.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拟稿:吴思涵
审核:陆亚红
发布:鲍冬霞
分享到:
苏ICP备11081810号
© 1999—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雏阳投资·创新教育集团 校园欺凌举报电话:0515-85235953
校址:(上海总部)上海市闵行区中春路8633弄15幢 | (东台校区)小学、初中:江苏省东台市金海西路99号 高中:江苏省东台市万泉路199号 | (昆山校区)江苏省苏州昆山市新开河路2号 | (上海校区)上海市金山区松隐大街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