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丨戴喜发言,语惊四座 ——观摩江苏省教育厅举办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展示活动的心得体会-校园新闻-东台创新学校 | 东台创新高级中学-(全国百强民办学校) 


课程改革丨戴喜发言,语惊四座 ——观摩江苏省教育厅举办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展示活动的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2-10-31

浏览次数:2760

来源:本站

10月27日,在学校设立的分会场,我们在线上参加观摩了江苏省教育厅举办的主题为“协同聚力共同成长——教育共同体发展的南京实践”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展示活动。


1.png


金陵中学副校长戴喜在“论坛交流”活动中所作的“(金陵中学)‘双高协同’育人模式的建构与实践”专题发言,语惊四座。二十大报告要求“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金陵中学在“双高协同”育人模式建构与实践方面的探索——金中经验,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值得借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大战略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体现了科教融合、创新发展的鲜明导向,其中,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核心,是强国的根本,教育则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工程。

创新人才培养,关乎国家未来发展与核心竞争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力。高中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创新素养培养、创新人才成长的黄金期,高中集合了未来可期的众多优秀少年,高中阶段如何培养在人口总数中占比2%的“头部人才”的创造力,也就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才是需要重点来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金陵中学建构实践“双高协同”育人模式,积极探索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等学校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的模式改革与创新,加快培养一批新时代拔尖创新后备人才,有力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教育。2017年6月,金陵中学组建STEAM中心。整合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国家课程,统筹学校校本化的科技创新教育、创客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等工作,开发了有金陵中学特色的STEAM课程,助力对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具体实施中,金陵中学科创团队注重学科融合和整合,关注真实问题情境,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PBL),借助技术力量,着眼复杂问题的处理,立足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科创课程体系包括三个层次: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拔尖课程。

课程资源的整合融通。学校有围墙,课程无边界。金陵中学课程的丰富性与综合性体现在打破学科壁垒,整合融通并利用校内外、国内外各种教育资源。联合高校,与南京大学共建“准博士培养站”,与东南大学共建“未来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先后8年联合高校培养了240多名优秀学生。学校与南京大学开展深度合作,形成了“1+1+N”合作方案,即1个管理机制,1个教学研共同体,N个重点项目。

外聘国内外优秀师资,为学生开设选修课程。如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简称UCLA)合作,2015年以来,外教为本部开设的课程和社团有:高一年级口语课、英语高端阅读与写作、美国艺术文化史、批判性阅读与写作、学术辩论社团、英语戏剧。又为出国的普高同学开设微观经济学、人文地理、20世纪美国历史三门美国大学通识课程。还利用江苏省课程基地“以传感器为载体的省物化课程基地”,整合物理、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教育资源,开发出“传感器技术课程”等七门特色校本课程。

借助“双高”协同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示范校的建设,进一步拓展有益实践,开展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项目,最终形成一批满足新课程要求、有影响力的育人项目(课程),着力培育一批胜任新高考改革、有发展力的骨干教师,加快培养一批符合新时代需要、有创造力的优秀学子。

 

4.png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更是每个江苏教育人的应有担当和神圣使命。从2003年建校以来,我们创新高级中学一直努力践行课程改革,以创建品牌、强化特色为突破口,着力与名校对接,与南京晓庄学院、江南大学等著名高校共建“优质生源基地”,开设了体育、美术、音乐、舞蹈、传媒等专业课程,组建优秀教师团队,为更多学生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成长成才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助力创新学子冲刺名校,助力他们成功升入理想的高校。建校十九年以来,有数以百计的学生被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知名艺术类院校录取,彰显了创新高级中学创新课程改革的实力。

 

今后,东台创新高级中学在与著名高校(“双高”学校)联合办学过程中,将会学习金陵中学在“双高协同”育人模式建构与实践方面取得的宝贵经验,借鉴金中先进办学管理经验的“他山之石”,在“共定培养方案、共开特色课程、共建导师团队、共享资源平台、共认学分评价、共创体制机制”等方面聚力下功夫,促进拔尖学生健康成长,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拟稿:葛平

审核:梅蓉

发布:王娟




苏ICP备11081810号 © 1999—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雏阳投资·创新教育集团 校园欺凌举报电话:0515-85235953
校址:(上海总部)上海市闵行区中春路8633弄15幢   |  (东台校区)小学、初中:江苏省东台市金海西路99号 高中:江苏省东台市万泉路199号   |  (昆山校区)江苏省苏州昆山市新开河路2号   | (上海校区)上海市金山区松隐大街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