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创新高中】和老师、同学谈“校训”-校园新闻-东台创新学校 | 东台创新高级中学-(全国百强民办学校) 


【东台创新高中】和老师、同学谈“校训”

发布时间:2010-03-14

浏览次数:4332

来源:本站

   

老师们、同学们:

 

东台创新学校的校训是:求知,求真、求善、求美。

“训”者,准则也——成语“不足为训”的“训”,即是此义。

“校训”,即全校师生的行为准则——说白了,“校训”就是学校对师生员工提出的思想要求、行为准则。

“校训”,既具有理想的色彩,也具有强制的色彩。

说它“具有理想的色彩”,是因为它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如果所有的人都达到了这一目标,学校也就不需要办了。既是“终极目标”,就不是师生们可以一蹴而就的,因此,就有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这就是“求”的含义:要求全体师生不断追求,终生追求,不懈努力,孜孜以求——用不懈的追求,以求达到理想的彼岸。

说它“具有强制的色彩”,是因为它不是所有的人不经磨练或雕琢就能自然达到的——美玉需要打磨,好钢需要锤炼,品行需要规范——因此,校训具有一种强行入轨、模范成就的色彩——我们大家都必须要这么做——这是“求”的另一层含义。

 

“求知”的“知”,有两层含义:“知识”和“智慧”。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来到创新学校,就是为了学习一点知识——那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知”的这两层含义来看,显然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智慧”要高于“知识”。“知识”,是初级的,甚至可能是被动的、机械的、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东西;“智慧”,是高级的、主动的、灵活的、生动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

当然,“知识”和“智慧”又是难以割裂、相辅相成的:“智慧”往往以“知识”作基础,“知识”往往激发“智慧”;无知识的人,不可能有智慧;有智慧的人,必定有知识;智慧产生于知识,知识不一定产生智慧;活的“知识”,就是“智慧”;死的“知识”,只是“书袋”。

作为学生,一方面我们要认真学习“知识”——各种课本,课外书籍,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勤奋、刻苦、手不释卷、诵读不辍,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因此,我们的同学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尽力掌握更多的知识。

作为学生,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培养“智慧”——知识要灵活运用,思维要经常训练 ,学习要刨根问底,观察要细致入微,方法要不断探索,分析要精辟独到——一句话,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不断培养我们的智慧。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前者指的是勤奋学习,掌握知识;后者指的是努力实践,培养智慧。

古人又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里的“破”,一是指由于勤奋刻苦,把有形的“书”读破,多多占有知识;二是指由于剖析深刻,理解透彻,破除迷信,把无“形”的“书”读透,“多多培养智慧”!

所以,我们认为:求知,就是学习知识,培养智慧;求知,就是坚持素质教育!

 

“求真”的“真”,其含义是:“真实”、“本真”。

为什么要追求“真实”、“本真”?因为,“真实”、“本真”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行、人生态度、处世方法、生存之道。社会上有不少伪而不真的东西,例如:说假话,干假事,制造谣言,栽赃诬陷,制造伪劣产品,发布虚假广告……学校里也有不少伪而不真的东西:上课不听讲,下课抄作业,考试搞作弊,认错不悔改……这些“假”的、“伪”的东西,危害很大——小的造成品行缺失,堕落犯罪;大的造成操守不保,祸国殃民!

人的本性是纯真的,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一些人的道德、行为受到侵染,失去纯真——这就是人们常说要“返朴归真”的原因。

因此,我们讲“求真”,就是要求广大师生去伪存真,说真话,干实事,学真知,求真理,做真人——做一个思想纯正、品德高尚、为人正直的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学校的任务就是“教人学做真人”——这就是我们把“求真”作为校训的原因。

 

“求善”的“善”,其含义是“善良”、“友善”。

“善良”是人的一种美德——关心他人、善待他人,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等等,表现了人的善良。

“友善”是人的一种处世态度,处世方式——对人友好、讲究礼貌、讲究礼让,讲究礼仪等等,表现了人的修养。

追求“善良”、“友善”,我们获益多多:“善良”待人,可以使自己得到善待;已得善待,要善待他人。

为人友善,将收获口碑,收获友善;遇人友善,要“知善图报”,传播友善。

为善他人,内心宁静、幸福;受人善待,内心感动、感激。

“善良”,可以使小环境和睦,使大环境和谐……

因此,我们讲“求善”,就是要求广大师生要追求内在的“善良”品德,培养外在的“友善“修养,使我们从内心到外表,都表现出一种“善”之美!

 

“求美”的“美”,其含义是“美丽”、“美好”——当然,“美丽”绝不仅仅是指外表的漂亮。

“美丽”,一方面是指人的相貌,但人的相貌是无法选择,也无法改变的。外表美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次要的——因为,外表的美是暂时的、易损的。

“美丽”的另一个方面是指人的内心,即精神、品格、修养等等。内在美,对于人们来说是更重要的——因为它是永远的、坚实的。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人有了知识,就有了品味,气质就不同。而“气质”,就是人的内在美的外现。气质之“质”,指的是人的文化底蕴、思想修养——人的质量!

“美好”——由“好”而“美”,既美又好,比美更好——则专指精神方面。人们常说美好的精神世界,美好的人生道路,美好的人生世界……这些,都不是说“漂亮”,因为它比“漂亮”的层次更高,境界更高。

所以,我们要求广大师生,一定要加强学习,掌握知识,提升修养,涵养美德——这就是“求美”的含义。

 

总之,“求知,求真、求善、求美”是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目标!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校训”的含义,希望大家共同按校训的要求去实践——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提升我们学校的层次、品味,使我们的学校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美好!

2007.9.9




苏ICP备11081810号 © 1999—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雏阳投资·创新教育集团 校园欺凌举报电话:0515-85235953
校址:(上海总部)上海市闵行区中春路8633弄15幢   |  (东台校区)小学、初中:江苏省东台市金海西路99号 高中:江苏省东台市万泉路199号   |  (昆山校区)江苏省苏州昆山市新开河路2号   | (上海校区)上海市金山区松隐大街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