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福临门杯东台创新学校高一(9)班征文-学生园地-东台创新学校 | 东台创新高级中学-(全国百强民办学校) 


中粮福临门杯东台创新学校高一(9)班征文

发布时间:2009-10-07

浏览次数:4519

来源:本站

《乡土情结》读后感

东台创新学校 高一(9)班 蔡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自己的家园,家乡的山川草木、水风土人情和血浓于水的亲情,连同那关于故土的传说都是我们成长的精神滋养。

读了柯灵写的《乡土情结》时,又勾起了我想家的情絮。

王维讲的好: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从这首诗中我读出了思家情,王维的诗结合后面的景色表明了柯灵的思乡情结之久远。柯灵的文章中所表现的“情结”是永恒的,深刻的,是不能轻易化解的。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这句话使我感同身受,家是一个避风的港湾,是我们每个人精神的聚集地。

远离家乡,来到东台上学,在这里,我唯一的情感就是思念。思念那曾经留下我美好的童年回忆的故土,思念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家不仅是我们终生的避风港,还是一份牵挂,一份思念。这种思念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而改变,它是永恒的。

正如文章中所讲:“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我一个人默默坐在座位上,对身边的一切都感到很陌生,让我十分的胆怯。好不容易,我才壮起胆子问身边的人:你是哪儿的,你叫什么名字啊……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是人是一种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多,他们背井离乡,寻找梦想,奋力拼搏,可是他们对家乡的思念与不舍并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是啊,家能给我们温暖,可它并不能给我们一辈子幸福。

身在异乡为异客,思念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时一俗,一丝缕,一饮一掇都是正常的。

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地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离得远了,久了,使人愁肠百结:“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度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我爱家,我思家就如柯灵一样。

 

读《老人与海》有感

东台创新学校 高一(9)班 郭晓莉

读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我颇有感触。这部小说记叙了一位古巴老渔夫出海捕鱼,连续几天没有捕到鱼,终于捕到了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当他正为这条史无前例的大鱼高兴时,一条很大的灰鲸鲨鱼嗅到了血腥气的踪气,就顺着小帆船和鱼所走的路线游来。瞬时间一大群鲨鱼围过来袭击大马林鱼,老人奋力拼搏用鱼叉朝下猛地扎进鲨鱼的脑袋,他终于抢回了大马林鱼,他拼尽了全身力气,用糊着热血的双手将那条仅剩四十磅肉的大马林鱼拖回了岸边。

看完这本书,我最欣赏的莫过于老人那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虽然那条鲨鱼非常凶猛,但老人并没有惧怕,而是充满了决心,用他那顽强的意志、昂扬的斗志战胜了鲨鱼。我们生活中也要学习老人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的精神,我们时常为了学习上的一点小小的困难、挫折而轻言放弃,甚至会怪别人没有做好而导致失败,将一切归咎于别人。为什么,我们从不知晓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呢,其实只要想想自身的原因,面对困难时只要能够坚持不懈,抱着不克服它就决不放弃的信念,那么相信我们离成功的彼岸也就不远了。

《老人与海》中老人的“硬汉”精神激励着许多人。人在同外界势力的斗争中逃避不了失败的命运,这外界势力可以是困难、挫折,可以是战争、黑社会,也可以是自然界不可阻挡的异己力量,在这些强大的对手面前,孤独无援的人免不了失败,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失败,不放弃、不退缩,以积极地态度、坚持不懈的精神,去挑战失败。如果人生没有经历挫折,那样的人生也不会有意义。没有失败的人生,就不会有成功的人生。其实挫折在很多时候都不是坏事,那是上苍给了我们一次磨练自己的机会,不少人轻视了这个机会,于是得不到提升。而我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要抓住这样的机会。

正如《老人与海》中说道:“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人生存在失败,也许我们今天会被某个难题难住,但是不可能每次都被它困住我们必须拼尽全力找出失败的原因,继而努力奋斗,找出方法战胜前面那条凶猛的“鲨鱼”,那么迎接我们的将是那条属于我们自己的“大马林鱼”。当我年老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不会后悔自己当年因一些小困难放弃追求属于自己的成功,我会自豪地说我没有被挫折打败。

勇敢面对困难,坚持自己的梦想,用锲而不舍的精神铸就成功!

 

《朱平曼学剑》读后感

东台创新学校 高一(9)班 陆春霞

《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朱平曼喜好剑法,总想练就一身独步天下的绝技。他听说有个叫支离益的人擅长屠龙之术,便赶去拜支离益为师,立志将这种人间稀有、世上少见的剑法学到手。他苦练了三年,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终于,他的屠龙剑术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便辞别了老师,开始仗剑闯荡江湖,希望杀尽天下害龙,显姓扬名。然而他四处寻觅却找不到一条龙的影子,其所谓的一身绝技,最终也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这是一则发人深省的寓言。朱平曼苦练屠龙之术,可是他却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世上本无龙,何以屠龙?理想固然崇高,但一旦脱离现实,则三年努力付诸东流,杀尽天下害龙也只是黄粱一梦,甚至是痴人说梦。

然而当我们嘲笑朱平曼无知与愚昧的同时,不应该自我审视一番吗?你难道不曾有过那些脱离实际、不着边际的想法吗?

由此可见,万事须立足于现实,扎根于眼前。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的总统肯尼迪提出了“阿波罗登月计划”,这在当时成为众矢之的,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他们认为月亮只能挂在天上供人仰望,而并不可以踩在脚下。然而这计划却有着深刻的现实基础,前苏联早已把人类送上了太空,而60年代初的美国航天事业也如日中天。正因为扎根于现实,阿姆斯特朗才得以在1969年走出了“人类的一大步”。

人类数千年的文明,无不表明只有立足于现实,与实际相符,才能创造伟大的成就。法西斯式的独裁不行,美国式的民主也不行,因为归根结底,不切实际的幻想只能用来消磨无聊的时光,而并不能作为奋斗一生的目标。

人类的伟大在于具有无边无际,比苍穹更为浩瀚的想象力,然而任何想法都必须基于现实,否则只能是昙花一现,短暂的绚丽过后,必然是光环的退去、辉煌的黯淡,只有眼前才是未来的,屠龙之术固然诱人,但既然世间无龙,学屠龙之术,又有何用?没有人愿意成为下一个朱平曼,现在的我们只能放下一切,客观又现实地重新审视自己的理想,扎根现实,立足眼前。

 

读《家》有感

东台创新学校 高一(9)班 张敏

今天,我读了苏雪林写的一篇文章《家》,它给了我很深的感触。

“家的观念也许是从人类天性带来的。”的确如此,你看鸟有鸟巢,兽有兽穴,蜜蜂有其窠,蚂蚁有属于它们自己的地下城堡,而水狸呢,它们既是木匠,又是泥瓦匠,有捍堤起坝的功夫,经营它的住所哩。小孩在外边玩了小半天,便要嚷着回家去。从前在外面做官的,上了年纪,便要告老还乡,那怕外面有巴黎的繁华,纽约的富丽,也牵绊不住,这叫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家乡”二字本有连带的意义,乡土不就是家乡的观念的扩大吗?

就拿我来说吧,我今年十六岁,第一次离开家来东台上学,第一次寄宿,来到这儿的当天晚上,我就想家了。家的含义是什么?有人这样问过。我的理解是:家是人们的避风港,家是人们身在其中却不知道它的温暖,离开之后,才知道它对自己的意义,才懂得珍惜。

小时候,每次在外婆家,不到半天就会吵着回家。

现在的我,离家那么远,更是思念家乡。每当班里同学的父母来看他们,我就想到了我的父母,想要回家去看看。可是,作为学生的我又不得不遵守学校的制度,好好学习。人有的时候真的是身不由己的,现实不会因为我们的想法而改变,但是我的思绪仍然不受自己的控制,会在夜深人静,独自一人的时候思念家乡。

“一个人没有家的时侯就想家,有家的时候,又感到家的累赘。”有些人不就这样吗?

前不久,有个女同学因想家而流泪了,那眼泪刺痛了我的眼。我领悟到了“家”的意义。“家”,我知道了,不管它给人多大的负担,多深的痛苦,人还是像蜗牛一样愿意背着它的重壳沉滞地向前爬。我好像忽然看清楚了什么东西,也好像辛弃疾所谓的“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在灯火阑珊处”。

实际上,家的好处还是生活的自由和随便。你在社会上与人周旋,必须衣冠整齐,举止彬彬有礼,否则人家就笑你是名士派。在家你拿着书,悠然躺在廊下看书,或穿着一双拖鞋,手拿一把芭蕉扇,园中来去,或短衣赤脚,披襟挡风,都随你高兴。

楚霸王曾经说过,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道士以他企图达到的境界为仙乡,为白云乡。西洋宗教家也叫天国为天乡。“家乡”二字本有连带的意义,乡土不就是家的观念的扩大吗?

 

读《创造源于对世界的爱》有感

东台创新学校 高一(9)班 张文娟

漆黑的夜晚,独立一人坐在家门前的那个小河旁,仰望着星空,一边数着天上的星星,一边回忆以前那些快乐的时光,一边幻想自己的将来……

突然发现今晚和以前有所不同,皎洁的月光映照在清澈的水中,显得如此清晰明亮,让人有一种纯净的氛围,随手拿起一本书,突然间,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创造源于对世界的爱》,看着这篇文章,仿佛平静的心湖中激起层层波澜。

生活好似一片平静的汪洋,创造便是海面上美丽的波涛;生活如同一方广阔的天空,创造就是天空中充满生机的鸟儿;生活好比一张图画,创造便是画卷上那缤纷的色彩。的确,生活中必须要有创造,如果生活中没有了创造,那便如同一口没有水的枯井,了无生趣。现在的我们正是需要创造的时候,其实创造源于内心的情愫,源于对周围的人、对整个世界发自内心的深爱,所以,只有我们发自内心去爱别人,了解、体谅你所爱之人,那么便能创造出今生属于你们自己的爱,至死不渝的爱、永恒的爱。

其实,创造也是需要机遇和执着,需要对生活的细心观察。瓦特发明蒸汽机是因为他亲眼目睹了工人一天十几个小时的辛苦工作,他想要帮助他们分担劳苦;爱迪生发明灯泡则是因为他看到自己的母亲的烛光下辛苦做针线,看到贫苦的人在黑暗中过活,他想要尽己之力为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比尔•盖茨率领员工不断创造出新的软件,是因为他想要人们以更加便捷的方式交往,他想要让处在闭塞地区的孩子也能看到世界的美好和广阔:看到这些名人的创造,现在的我甚至觉得比创造本身更美好的,是这样的一份份爱,是人类对自身探索的同时所迸发出的满腔情意。

罗曼•罗兰曾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现在我要说“生活中并不缺少创造,而是缺少对世界的爱和真情。”假如我们没一个人都能如这些名人一般,对周围的人、对人类本身多一点关注,多一份人文的关怀,多一份发自内心的真爱,那么这个世界便会变得更加美丽,便会充满创造和生机。

人最大的创造便是使周围的人幸福,世界最大的创造是使人有爱,让我们用真情实爱去关爱身边所有的人吧,那么一切将会更加美好、充满活力!





苏ICP备11081810号 © 1999—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雏阳投资·创新教育集团 校园欺凌举报电话:0515-85235953
校址:(上海总部)上海市闵行区中春路8633弄15幢   |  (东台校区)小学、初中:江苏省东台市金海西路99号 高中:江苏省东台市万泉路199号   |  (昆山校区)江苏省苏州昆山市新开河路2号   | (上海校区)上海市金山区松隐大街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