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2-23
浏览次数:4260
来源:本站
一、创建“学校文化”的时代社会背景
1、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社会都笼罩在商业氛围中,许多人变成“一切向钱看”,许多“文化人”沦为金钱的佣仆,甚至连“文化”也失去了它应有的独立品格、独特魅力,变成了商品经济的附庸。
2、随着应试教育的畸形发展,全体青少年学生都被卷进残酷的升学竞争,全体中小学教师也都陷入应试教育的漩涡,疲惫不堪的师生无暇阅读文学作品,无暇看戏剧、电影,无暇听音乐会,无暇参观博物馆,去领略人类精神之美;无暇远足、踏青、郊游,领略大自然的春华秋实之美;无暇游玩风景名胜,领略人类历史和苍天造物的造化之美——因而,许多校园失去了应有的人文之美,沦为灌输知识的巨大的机器。
3、随着网络、通讯的迅猛发展,快餐文化侵蚀了传统文化。随着飞机、火车、汽车的普及,人们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随着电子、机械产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快;随着城市的扩大、产业的更新、产业的转移,人们的流动性越来越大;随着网络、通讯的发展,人们传播和接受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文化也日益变得快餐化——生产快速、消费快速、消失快速的快餐文化,正在一步一步地侵蚀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这样的时代社会背景,对校园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创建“学校文化”的理论背景
创建“学校文化”的理论背景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中提出:“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胡锦涛《做好当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且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物质文明建设是基础,但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也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些论说说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这对我们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创建“学校文化”的现实要求:
学校文化是学校最重要的财富,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对于公办学校而言,往往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甚至可以“追溯”某种特殊的渊源,以达到特殊的效果。而对于民办学校来说,由于办学时间较短,缺少文化积淀;加之人员流动较频,难以积淀文化;因此,也就难以形成浓厚的学校文化氛围。而缺少学校文化,就等于一个人没有灵魂。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校文化的建设。
四、创建“学校文化”的可行性研究
1、校具有良好的物质基础
我校校园面积广,建筑物多,校园景点设置多,而且以前有“文化墙”、“创新报”、“创新电台”等硬件基础。
2、我校具有较强的人才优势
我校拥有一批计算机、美术、音乐人才和文化功底深厚、见多识广的教育专家,他们具有很强文化创建意识,明晰的创建思路,能够指导同志们完成该项任务。
3、我校有坚强的领导班子
我校领导班子成员,都具有较强的校园文化意识,具有较强的文化引领思维,具有较强的文化创建指导能力。
五、《东台创新学校创建学校文化方案》
1、创建的组织机构
东台创新学校“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
组 长:高 翔
副组长:刘宝华
成 员:叶岭山 戴 诚 杨正宏 陆 洋
陈义富 吴友余 陆亚红
2、工作职责
东台创新学校“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高 翔:全面负责创建工作
刘宝华:负责“学校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方案的制订
负责“学校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协调
负责“学校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指导
叶岭山:负责高中部“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的组织实施
陈义富:负责高中部“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的组织实施
吴友余:负责初中部“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的组织实施
陆亚红:负责小学部“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的组织实施
杨正宏:负责“学校文化”创建的硬件建设
陆 洋:负责“学校文化”创建的软件建设
戴 诚:负责创建工作的联络和资料收集
3、学校文化的内容结构
我校 “学校文化创建”的内容结构为:
⑴精神文化创建:包括:
a、明确、宣传、落实“办学理念”
b、制订“办学方略”
c、确定“校训”
d、实践“三风”(校风、教风、学风)
e、提炼“学校精神”
f、发表“教师宣言”
g、发表“学生誓言”
⑵管理文化创建
管理文化包括:经验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其核心和关键是文化管理,要用“文化管理”来引领其他的管理方式。
⑶校园媒体文化创建
校园媒体文化包括:主动性的校园媒体文化和被动性的校园媒体文化。
⑷校园环境文化创建
校园环境文化包括:自然的园林、人造的景点、文化墙、文化石、楼馆牌名等等。
4、创建的阶段任务
第一阶段(2008.9-2009.6):主要是提炼“办学理念”、制订“办学方略”、宣讲 “一训三风”。其中,重点是宣讲“一训三风”。要求是:师生人人熟知“一训三风”,且能简单解释“一训三风”的含义和对师生的要求。
第二阶段(2009.2-2009. 7):主要是抓好“校园媒体文化”创建。其中,重点抓好硬件和软件的建设。“硬件”主要是文化墙、宣传栏、橱窗、站牌等;“软件”主要指报纸、广播、板报等等。重点是抓好时点——按照计划的要求、及时出刊(或播出);抓好节点——版面、栏目的质量。
第三阶段(2009.8-2009.12):主要是抓好“校园环境文化”创建。其中,重点是校园景点和园林的文化阐释,将硬件和软件结合起来。
第四阶段(2010年1月):主要是抓好创建活动的总结以及资料的收集、归档。
2019.12.23
分享到:
苏ICP备11081810号
© 1999—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雏阳投资·创新教育集团 校园欺凌举报电话:0515-85235953
校址:(上海总部)上海市闵行区中春路8633弄15幢 | (东台校区)小学、初中:江苏省东台市金海西路99号 高中:江苏省东台市万泉路199号 | (昆山校区)江苏省苏州昆山市新开河路2号 | (上海校区)上海市金山区松隐大街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