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创新高中】中小学网络读书“在感恩中成长”东台创新学校高一(18))班征文-学生园地-东台创新学校 | 东台创新高级中学-(全国百强民办学校) 


【东台创新高中】中小学网络读书“在感恩中成长”东台创新学校高一(18))班征文

发布时间:2010-10-11

浏览次数:3880

来源:本站

读《用心和感恩》有感

高一(18)班 徐维伟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作者用动人的笔触记录了这动人的场景。   

是发生在二战时期,一位美国军人由战地得胜归来,许多乡亲以英雄的的场面来欢迎他。在欢迎会上,他并没有讲述他在战场上的出生入死,而是讲述了一个非常普通让他终身难忘感人的事。  

有天放假士兵在街上游逛。上车以后,美国士兵看到了一位老妇人行动不便,又提着很重的行李,于心不忍,便好心帮老妇人提行李,随后,他陪老妇人下了车,老妇人很感谢他,但士兵又想到老人又要走一段路才到家,便继续陪行,送老妇人回家并亲切得对老夫人说:“老奶奶,我陪你回家。”  

老妇人的家在乡下,士兵一路感受到了祥和的气氛,心中不禁想起,自己在战场上已破坏了多少这样祥和的村庄,心中觉得忏悔,从紧张激烈的战场突然进入了祥和的小村庄,强烈的对比,是他终身难忘。  

这位美国士兵把老妇人送到了家,正准备离开,可老人却诚恳得拉着士兵的手,也许是出于感恩的目的,老妇人要请士兵到村庄里的一家咖啡店喝咖啡,士兵心中一震可他仅仅做了举手之劳。  

到了咖啡店,所有人围了过来,老人祥和的说:“你们知道吗?我从街上乘车回家,当要提着很重的行李回家时,是这位年轻人帮我的,让我不累得气喘吁吁,我好感谢他。”  

后来呢,你们都可想而知了。  

店里的人欢喜鼓掌,并欣喜地说:“我们也感谢你,感谢你帮助这位可敬的老人.”  

士兵只不过帮了老人提了行李,可一路都终身难忘,而我们的身边同样有类似的事情让我们去发现。  

这是故事的全部,虽然很普通,而我去陶醉其中。  

一条曾经盛开的蔷薇,虽然经过雨打风吹,鲜艳不在,但偶尔还在缕缕余香飘过。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多多少少接受了别人的恩惠,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可是我们是不是都可以记住这些,并因此多了一份感恩之情呢?  

感恩之心是冬日里纯洁的雪花,它飘飘扬扬,装点大地,把一切的邪恶与负义都深深掩埋,只留爱满人间。  

感恩之心是一颗美好的种子,我们不仅要懂得珍藏,还要适时播种,那么我们就能给他人带来爱的希望。只有愿意用心,一定可以发现别人独特而值得欣赏的一边,难有真心付出,才会领悟到别人回馈给你的,一定比你付出的还要多的!               

(指导老师:杨阳)  

 

读《伟大的母爱》有感

高一(18)班  夏婧

母爱是伟大的,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这篇文章很感人,每个人看了,心都会猛烈的颤抖着,那种温暖就如冬日里的阳光,那么柔和,那么亲切。  

也许和每个故事一样都很俗套,丈夫死了,妻子为了肚子里的孩子,坚强的活下去。也许是抢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那孩子很听话,很有孝心。  

看着看着,发现眼前一片模糊,瞬间,一种灼热而又湿润的东西划过我的脸颊天下所有的母爱都是伟大的,突然,母亲的脸浮现在我的眼前,该死的皱纹竟然悄悄的爬到母亲的脸上,母亲老了,而我却也长大了,可我什么也帮不了她。她这么辛劳,望着她,我感到了无比的内疚与自责。  

文章中,儿子考取了清华大学,为了交学费,母亲几乎卖掉家里一切的东西。儿子走了,母亲瞒着儿子卖掉房子偷偷来到北京,却因为无学历,当起了扫大街的妇女。儿子如期收到钱,开始交朋友,知道有一天,发现母亲躺在路边,他明白了一切,出于面子,他什么也没有做,后来就再也没有见到母亲,母亲只让他努力学习,否则就见不到他了。儿子发奋,成为了博士,和母亲过上了好日子。  

母亲为了儿子可以做任何事情,而儿子,却乱花费,其实也是为面子,让你给母亲受了那么多的苦。  

说真的,人生中,有两个字跟随我们度过一生——感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但真正能做到的却很少。  

文章中的儿子最后明白了母亲了辛劳,努力学习,让母亲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真的很撞的题材,但是,这字里行间里透露着“爱”,让我心痛并触动。想到我的父母,从来都没有感谢过他们,他们这么辛苦我却不明白他们,跟他们吵闹。  

想到这儿,不知怎么继续往下,很无奈。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个故事:又和老人想资助有困难的人,他闲赠给几个少年儿童,然后他天天在家里等电话,后来他认为没有电话了,最后有个人打了电话给他,终于,老人决定要资助他,他家人和纳闷,为什么是他,那个老人严肃的回答道:“因为他懂得感恩。”、  

听完这个故事,大家都应该有一定的感慨。学会感恩,它会像冬日里的阳光温暖他人的心灵,也会使人自身的价值得以提高。其实,我们学会感恩,并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是真心诚意的去感谢那个人。父母无条件养育我们,从来没有丝毫埋怨。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我们不管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父母从来都没有抛弃我们,即使我们埋怨他们,他们是该有多伤心多心痛啊!!从小到大,欠他们的实在太多,而我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说出口。  

很希望有一天能够对他们说出一句“谢谢”。  

所以,感恩吧,因为只有你学会感恩,你才能获得尊重   

(指导老师:杨阳)

 

读《提醒幸福》有感

高一(18)班     曹永发

    幸福是人生“滋味”之一,没有人不渴望得到她,拥有她,但人们却常常身在福中不是福。  

   “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开篇就从提醒着眼,要人们注意幸福,抓住幸福,享受幸福,不要与幸福擦肩而过。  

幸福要去品,它无声无息,无影无形,它轻轻走到你的身边,轻抚你的脸庞,当你猛然回眸,看到的知识它随风远去的背影。切莫出手挽留,它会如和风一般从你的缝间飘去;不要起身追赶,幸福不会一厢情愿,她会找回,逝去脸上的泪,它会回来的,只要你不哭。幸福来去匆匆,你甚至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可当你闲下来的时候,细细品味,你就会情不自禁地说:“啊!真幸福!”  

幸福要去品。同幸福一样,高中的生活悄无声息地来到我们身边,领着我们挥霍掉冲动的初一,品味着潇洒的初二,迈出那离别的初三。在这短暂的时光中,我们得到的太多,失去的也太多,在得与失之间,品出幸福的味道。  

我们品过的幸福太多太多了,从青涩到成熟,从孑然一身到朋友成群。在离别之前,即使有泪,即使有伤,点点滴滴的累计起来,就是拥有了自己的幸福。  

幸福在生活中不缺少,只是你未曾发现而已,幸福像灯塔一般照亮黑暗中前进的道路,只是你未曾重视过;幸福像石头一样,静静躺在你的脚下,只是你未曾拾起罢了。  

当父母把幸福悄悄带到你的身边时,除了一身谢谢以外,你想的是什么,你又做了什么?对,就是感恩。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就是说别人在你困难时帮助过你,你就要在别人为难时加倍报答他。  

春天阳光普照大地时,用温暖回报了小河,使小河的冰层消逝,使它能欢快的流淌。夏天烈日炎炎,甘露用泪水回报了大地,让荷花开放的娇艳欲滴,沁人心脾。“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经历了春风夏雨,落红用身躯回报了养育自己的大地妈妈。冬天寒风凛冽,雪花飘落,万物皆冬眠,只有梅花孤霜傲雪,用香气回报人们……  

大自然皆如此,何若人也?  

“感恩的心,感恩命运……”一首歌道出了我们应当如何回报。“滴水恩”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曾经帮助过我的每个人。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只要人人怀着感恩的心,我们就将知道滴水之恩以何报?  

滴水之恩以何报?滴水之恩以心报。  

幸福过后,感恩是必须的。你失败的时候,它给你鼓励,你成功的时候,它送来祝福,你骄傲的时候,它让你警醒,幸福时时刻刻,给你给我温暖与关爱。当幸福来临时,万分的珍惜,充分的享受。千万不要随便浪费和抛弃,否则幸福也会与你擦肩而过。  

生离死别,人生百味,或甘甜,或疾苦,或酸楚,或无助,一点一滴都不要抛弃,因为幸福是沙子所掩埋的金矿,是被乱石所覆盖的翡翠,是被浓雾所遮蔽的红日,扫除这些障碍,像品一杯清茶一样品味生活的静谧。  

朋友,请记住,别让幸福逃走,错过以后才知道珍惜。  

(指导老师:杨阳)  

   

读《积攒的幸福》有感

高一(18)班   钱佳雷

 《积攒的幸福》是一篇内容并不曲折,辞藻也不华丽然而就像河水中涌动的暗流一般,我在文章戛然而止的那一刻,甚至难以寻找最恰当的文字作为出口,来表达我内心深处的震撼。  

《积攒幸福》讲的是一个私生女,从小不知道父亲是谁,母亲也抛下她远嫁他乡。他从小生活在外公外婆身边,在周围人们的唾弃和白眼中长大,但她却把人们给对她的伤害给过滤了,积攒下了人们给她的温暖。如爱扯她辫子的同桌有一次给了他两颗大白兔奶糖;老爱拿她出气的舅舅去上海出差时竟带了一条漂亮的裙子给她等一系列温暖的事情,后来她在福利院工作的时候她教孩子们积累生活中的温暖。  

读完全文,我对主人公的第一感觉是同情。我同情她的身世、同情她的不幸遭遇,由于她私生女的身份母亲抛弃她,人们也鄙视她,所以她从小在“野种”和“私生女”的唾弃和白眼中长大。同桌欺负她,舅舅拿她当出气筒,外公一看见他就黑下脸……周围的人唾弃她、捉弄她、亲人们嫌她累赘,认为她是家庭的耻辱。她的生存环境是多么恶劣,无论身体和心灵都受到难以想象的重创。而我则生活在父母的关怀中,与周围的人相处的还算可以,她的那种四面楚歌的凄惨境地是我对她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然而这篇文章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学会感恩,她从小生活在别人肆意伤害中,身心俱受到伤害。而她面对这些却毅然选择将它们过滤了,所以她在讲述的时候总是提的很少并且语调很平静仿佛在讲别人的遭遇一样。而她讲得最多的却是别人对她的关怀,给她温暖,在说到爱面子的外公在临终时的遗嘱是让家人一定要供她上大学是,她竟然泣不成声。她一直认为是生命中的这些温暖使她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而我却明白她从生活中学会过滤上海、仇恨,学会积攒温暖,学会了向别人感恩。过滤伤害仇恨使她有一颗正常、平和的心来看待生活。使她没有被仇恨蒙蔽双眼,心灵也没有收到扭曲。而积攒温暖在她心目中攒成了一轮太阳,使她每时每刻都生活在阳光下。  

我被她这种感恩的精神所感动,并且我为自己内心的自私深深感到惭愧。我这个人是一个比较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家里我认为父母对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所以从来没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父母对我的付出,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便向他们发脾气,但父母包容了我没有和我计较。而我却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自私,与同学的交往中我只记住别人对我的伤害,经常为一些小事与别人斤斤计较。所以我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渐渐产生了裂痕,而我却丝毫没有察觉,一直认为我自己并没有错。而读完《积攒的幸福》后,我才发现我自己错的太离谱了。父母为我操碎了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满足我。可我却没有一点感激之心,从来没有想过父母为我做的这些付出了他们多少的心血和汗水,只想到我自己一个人的要求与需要。我和同学之间也从来没有对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表示过谢意,我只记住我与他们发生的冲突。所以我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差。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启示了我们应该学会感恩,感谢别人对我们的付出,感谢它们给我们的温暖。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不会成为心里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的自私之人,不会为一点小事同别人发生争执甚至产生仇恨。学会感恩我们才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使这些美好的事物不会被我们心中的阴霾所遮挡,使我们的心灵不会在极度的自我中受到扭曲。  

    正如文章中所说感恩会在人们心中升起一轮永不坠落的太阳,它不仅使你感到温暖,还会给别人带去温暖。我们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生活,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少一些争执与冷漠,多一些关怀与温暖。  

写到这儿,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个平凡而坚强的身影,用她温柔的声音对我说:“学会感恩,在心中积攒一轮幸福的太阳,让你生活在阳光里。”                   

(指导老师:杨阳)  

   

读《感恩》有感

高一(18)班   吕萍萍

之前,在一本杂志上无意间,看到一篇关于“感恩”的文章.  

感恩这个话题,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对于这个既现实又虚伪的社会要实现很困难。  

在读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认为,现在,要谈“感恩”很抽象,可是当我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改变了我之前的看法,这篇文章使我感受到了一次精神灵魂上的洗礼,让我知道感恩其实很简单,很无私……  

这篇文章大概是这样的:一个好心人,帮助了一个人,而这个人很想感谢这个好心人,因为这个人不喜欢欠别人人情,他认为人情债很难还,而好心人也不想接受金钱的报答,两个人僵持这种局面,后来这个好心人跟他说:“如果你真心想要报答我,就去帮助那些比我更需要帮助的人,再让他们去帮助别人,不是每个人都是为了钱而活的。”这个人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并且把这句话延续了下去。很多年以后,这个人有了很大的成就,成立了一家公司,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每个员工,并且让探们把这句话铭记在心中。  

 也许有人会认为结尾很普通,或是很老套,这只能说在你的潜意识里没有感恩。  

 当我开始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也认为很俗,  

可是当我读到这个人遇到了困难,别的人都视而不见,甚至当他向众人求救,也没有人想要去帮助他,这个好心人却热心的帮助他,当这个好心人知道他要给自己一笔钱作为报酬,他果断的拒绝了,在这个人的苦苦哀求下,最终也没有接受,我很感动,欣赏他做人的原则,说不要就不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一般人都会接受报酬,有人说不定还会因为得不到报酬而记恨,也许有人一开始不接受,但到后来也经不住诱惑,也会接受,还有人帮忙都挑有钱的人帮,让想起了一句话“狗咬尾巴并非冲着你而来,而是冲着你的面包”也许你会不以为然,但当你真正面对,有可能也成为拜金主义者。  

当我读到这个人并不富有而且一心要报答好心人时,我想起了一句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他真诚的报恩感动了我。现实生活中有的都是这些,接受了别人的恩惠,连谢谢都不会说的人,都以为别人帮他都是理所当然的,别人都是为了帮他而活的。  

这两个僵持这种局面时,我很佩服这两个人的原则,一个人是不是为了报酬而帮助别人,而另一个人事后有恩必报,如果现实生活中都是这样的人该多好啊。  

当我读到这个好心人和这个人说的这段话,我又一次被震撼了,原来感恩可以这样无私,也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  

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其实有很多。如果每个人都真诚的尽心尽力的去帮助别人,并且让他们继续去帮助他人,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的美好啊!可是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愿望是一个天真的词,实现愿望是一个残酷的词。  

俗话说得好“吃水不忘挖井人”对冉这个人后来有了一番不朽的成就但他始终没有忘记那个好心人和那段生活,并且让每个员工帮这段话铭记心上。  

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朋友相伴之恩……记住我们要感谢的还多着呢。  

时刻铭记感恩。                          

(指导老师:杨阳)





苏ICP备11081810号 © 1999—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雏阳投资·创新教育集团 校园欺凌举报电话:0515-85235953
校址:(上海总部)上海市闵行区中春路8633弄15幢   |  (东台校区)小学、初中:江苏省东台市金海西路99号 高中:江苏省东台市万泉路199号   |  (昆山校区)江苏省苏州昆山市新开河路2号   | (上海校区)上海市金山区松隐大街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