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创新高中】中小学网络读书“在感恩中成长”东台创新学校高二(4)班征文-学生园地-东台创新学校 | 东台创新高级中学-(全国百强民办学校) 


【东台创新高中】中小学网络读书“在感恩中成长”东台创新学校高二(4)班征文

发布时间:2010-10-11

浏览次数:3922

来源:本站

看《青海玉树地震》后感

高二(4)班 吴爽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相信爱可以驱散生命中的阴影。  

看着那一幅副惨不忍睹的画面,我心中自然而然感觉有一股冷气刺入我的身体,使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下来。  

那一天,学校让我们看玉树地震的片子,在片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官兵的身影。我发现只要哪里有危险、灾难,当兵的总是走在最前头。其实我挺敬佩那些当兵的人的,因为他们身上有爱,有勇气……  

有无数人在这场地震灾难中失去了生命,失去了亲人。在地震发生的时候,父母用自己的身躯保护自己的儿女,这就是父母之爱。那些在父母保护下生存下来的孩子们才是我最想去安慰的,他们活下来的确令人欣慰,但是他们从此以后都成了孤儿,这样的打击对他们来说必是还痛苦的,在这场灾难中能生存下的孩子其实都是坚强的,虽然他们很伤心,可最终都还是忍受了下来。  

虽说:“逆境常常成就英才。”但我认为逆境不光能够造就英才,它还能使人的内心变得更加坚强。  

那些已经懂事的孩子,我想他们内心一定是很感谢父母的,即使他们父母已经远离了人世,不能再见面了,但正因为父母给予了他们生命,养育了他们,这样的情意是最无价的。在天国的父母肯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如能做到,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了,这就是父母的心。我的父母也正是这样,总是把我的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然后才重视我的成绩。  

其实灾难并不可怕,历经风雨也不一定就是坏事,成功往往属于那些历经坎坷,而最终没有向生命低下头颅的人。经历过玉树地震的人都是我最佩服的,因为他们有足够勇敢去面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其实我们生下来就应该要学会感恩,我们生下来看得最多的人就是父母,父母时刻都陪伴在我们身边,所以我们更应该感恩父母。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大灾造就大爱,感恩永远伴随我们一生,让我们学会感恩吧,在感恩中成长!  

(指导老师:陈琳)  

 

读《朋友的99个案例》有感

高二(4)班  贾辉明

提到感恩这个字眼,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联想到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然而书是人们进步的阶梯,人生路中有许多东西还是要从书中得来,它会影响你一辈子,所以我们同样要感恩于书。  

我不是一个非常喜欢看书的人,但若我拿起一本书,就不会轻易放下,直到读完为止。人之七情六欲,常被提到的有三种:亲情、友情、爱情。而在地球这个以人为主的空间里,在你的周围,亲人、爱人都是清晰可数的。而其余的,都为仅限于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在当今这个社会里人际关系决定了你的生存。因为一个人是无法独立生存的,那不现实,也不可能。  

俗话说:广交八方友人,如得十方大军。而对于交友,从《朋友的99个案例》这本书中,我受益匪浅,可以说:在这本书的滋润下,我这棵小苗才逐渐成长,长大,不再是小孩子了。  

这本书其中的一个案例,是教你一种为人处世之法。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其性格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这句话表面看上去是说友情的重要性,其实不然,那其中自有另一番意思。是在告诉你,首先要改变性格。性恪开朗的人,他会优先得到友情,因为他善于接触人群,抓住友情,而那些性格孤僻,远离人群的人,就算友情找到她,她也会将其拒之于千里之外。明白了这些,我也就有了方向感,因为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在以后的生活中,为人处世方面我又多了一点经验。  

“人之相与,首重良善的真心善意;作为在人生路上彼此相互扶持的朋友,不是更应长久如此?”这是书中第二个案例中的一句话。我们都不愿做《狼来了》这个故事中的男主人公,所以“诚”是与朋友之间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以诚相待,互倾真心,这样才会使友情更深,更长久。让我在日后与朋友相处时时时刻刻告诫自己,千万不要欺骗朋友。  

有人说,这些我都知道,是常识而已。是的,或许这99个案例中有你已经知道的道理,但你真的全明白,全都深入悟彻了吗?我想不是吧,不然这书不会有人去看了。  

当我读完这本书后,里面有些道理我也是略有所知,但只是略有而已。不敢说读完它我就能将99点交友之道发挥地淋漓尽致。但至少我能慢慢结巴出来。对我自己,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书中还有这句话:“真挚的友谊是事业成功的助动力”,我相信自己会去慢慢积累这动力。  

从这本书中所学到的东西,是我 从 老师,父母那里都得不来的,就算能得来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对这本书,我衷心地持感谢之心。说不定它就能改变我的命运,那么,这就是天大的恩情了。我想许多人都会有一本值得自己感恩的书。  

书,也是我们感恩的对象,因为它滋润着我们成长!  

指导老师:陈琳  

 

读《妈妈喜欢吃鱼头》有感

高二(4)班 周书颖

《妈妈喜欢吃鱼头》只是一篇很短的文章,但读后却给我震惊的感觉。作者记述了他小时候家里很穷,难得吃上一次鱼肉。每次,妈妈总把鱼头夹到自己的碗里,鱼肚上的肉给他。当时,他不懂,也吵着要吃鱼头,但尝过之后,觉得一点也不好吃。后来,作者成家,又来自己的孩子。妻子的做法和当年母亲的一样。于是作者悟出了一个道理:女人做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  

其实,现在谁都知道这是一种爱的体现。母亲谎称自己喜欢吃鱼头,也只是让子女吃到更好的鱼肉,在他们的眼里,孩子比他们的一切都重要。  

在中国这种做法是很普遍的。从古到今,母亲都继承了这种爱子如命的做法。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孩子是幸福的,我们从母亲那儿得到的爱远比外国小孩得到的多吧。  

从小,我们就在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下成长,我们一天天的成长,而他们却一天天地衰老下去。但他们从不会委自己的衰老而难过,只会为我们的成长而开心。  

所以,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正视一下自己的心,学会感恩。感恩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其实,我们都知道现在养活一个小孩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为了让我们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我们生活中所有的开销。尤其像我现在念的这所学校,学费比一般的普通高中要贵很多。但父母没有怨言,在外面再辛苦再累也会希望让我过得更舒服,让我安心地在学校学到真知识,那样他们就会很开心了。  

这就是中国的父母,他们永远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而自己是第几位呢?这只有他们心里知道。  

作为父母的孩子,我真的很幸福,我不必为生活发愁,因为父母以帮我们解决;我不必为痛苦而难受,因为父母以帮我分担。  

而我现在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我不知道,因为无论我做什么都比不上他们对我的爱。所以,我唯有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接受他们的爱,铭记他们的爱。一天天地成长……  

指导老师:陈琳  

   

读《丑娘》有感

高二(4)   黄凯

何为美,何为丑,在大多数人的心中,丑即样貌丑,长得难看,美即美貌,有沉鱼落雁之容。而我的看法却不一样,长的样子丑,但却心灵纯洁,即美也。美貌,却心如毒蝎,即丑也。“丑娘”是一位农村妇女,长得丑,所以大家叫他“丑娘”。  

文中“丑娘”是一位贤妻良母,在作者的笔下,“丑娘”样子虽丑。但却心地善良,一心只为儿女。她的心灵是美丽的。在“丑娘”为儿子做鞋中得以体现,鞋子很漂亮,当老师问你娘一定漂亮吧?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我娘是漂亮的。从“丑娘”的行为来看,这是一种对儿子无私的爱,不求回报的爱。读到这里,我感到有一种心痛。我的母亲,也是这样对待我的呀,而我……我应该学会去感恩,感谢母亲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感谢她给了我生命,哺育我成长。  

“丑娘”做为农村的一位老妇。别人们觉得她丑,叫她“丑媳妇”,面对别人的嘲笑她从不与人红脸,对于种种伤心话语表现出的是难能的平静。“丑娘”在农村劳作了一辈子,临死前,还为自己的儿子,儿媳妇做了一双鞋。这种对儿女无私的爱让我感叹。曾几何时,我的母亲也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都被我淡忘在了记忆的深处。渐渐地我学会了和母亲顶嘴,大声地对她说不要你管,但说这句话时,母亲的心肯定在滴血,在如刀割一般,而我当时却没有想到。我应该学会反思,应该多从母亲的角度去看问题,那么我就不会说出让母亲伤心的话了。我们应该对母亲感恩,在感恩中成长。  

“丑娘”,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当年“丑娘”的儿子在公共场合很少提到她,更不愿把同学领到家里。她儿子的想法在我们现在都还有体现。因为自己的母亲生长在农村,脸上皱纹密布,没有文化,不让母亲来学校看自己,这是多么可悲啊!我们要感恩自己的母亲,怎能因为她“丑”就嫌弃她呢?在对自己的母亲的感恩中我慢慢成长,明白了许多道理。  

读《丑娘》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懂得了要感恩自己的父母,要理解他们,体会他们对自己的爱,让自己在感恩中成长。  

指导老师:陈琳  

   

《雷雨》读后感

高二(4)班 杨娴

剧本《雷雨》描写了一个大家庭的最终崩溃。周朴园是这个封建大家庭的统治者,其妻繁漪因感到苦闷与继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周萍却又爱上了四凤,繁漪的儿子周冲也爱上了四凤。四凤的母亲侍萍是三十年前虽为周家生了两个儿子(周萍和鲁大海)却被赶出的侍女,而鲁大海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罢工工人代表,他正与周朴园展开面对面激烈的斗争……  

侍萍既是这个封建社会可怜的女子,又是一位可怜的母亲。要隐忍被情人无情抛弃的痛苦,更要默默承受与自己的亲生儿子相见却不能相认的痛苦,这是何等的坚强啊,为了不毁掉儿子的人生,这样伟大的母爱令人动容。而想想我们又是何等的幸福啊,能和母亲呆在一起,能和家人其乐融融,谢谢父母让我如此幸福!  

无疑,我看到了一个罪恶的社会,一个危机四伏的社会,曹禺笔下的那个家庭,那个社会,让我有一种无路可逃的感觉。周萍、四凤、繁漪、周冲无不处在一种想要逃离的状态之中。他们想要离开,想要摆脱、想征服,但他们的痛苦始终找不到出路,反反复复地挣扎。  

我想,这里面有一定的宿命论,很多东西都归于命运,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好,也没有影响作品的深刻性。我当然不会认为世界上存在什么天命的因果报应,但是社会和家庭给予一群人的悲哀,正是这样这悲哀才被展现地淋漓尽致。  

周朴园在年轻时受封建家庭的束缚,要追求自由恋爱和婚姻,因此,他对侍萍的爱是有过真实的情感的,但他的性格也有懦弱的一面,不能与自己出生的阶级彻底决裂,最终又回到封建阵营之中,背叛侍萍,也背叛了自己的理想。  

在那样的社会,所有的希望渺茫得不能真实抵达,探索真理的路上他们已经无法去忍受了。说实在的,我对当时封建家庭的人是同情的,因为那个时代他们被逼的不得不那样做,在那个黑暗的社会,人们的性格已被扭曲。我想,这也算是一种无奈的美,与那时的社会相比,我们现在的社会没有让大多数人觉得窒息,至少大多数家庭之间是和睦,相亲相爱的,大部分孩子都拥有完整幸福的家庭,我也是其中之一。感谢我的父母在这个时代赐予了我生命,让我在爱中茁壮成长,让我体验到了人间最至亲的爱。  

指导老师:陈琳





苏ICP备11081810号 © 1999—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雏阳投资·创新教育集团 校园欺凌举报电话:0515-85235953
校址:(上海总部)上海市闵行区中春路8633弄15幢   |  (东台校区)小学、初中:江苏省东台市金海西路99号 高中:江苏省东台市万泉路199号   |  (昆山校区)江苏省苏州昆山市新开河路2号   | (上海校区)上海市金山区松隐大街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