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1-30
浏览次数:4474
来源:本站
校刊《香樟树》
甘当园丁护新苗
刘宝华
香樟树——我们创新学校的校树!在我们创新校园内,有近百株树龄30年以上、树茎30cm以上的香樟树。以两旁香樟排行傲立形成的香樟大道,曾引发无数来校视察参观者的赞叹:有这么一条香樟大道的校园真的不多见,让创新俨然有了一种老牌高校的大家气派!应该说,创新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园林式单位”的殊荣,头等功臣香樟树当之无愧!
据生物科普资料介绍:樟树是“常绿性乔木,高可达50米,树龄成百上千年,可称参天古木”;樟树“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水湿,不耐旱”,不过樟树“也会有病虫害的侵袭”……
“创新文学社”成立了!《香樟树》发刊了!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株株香樟幼苗破土而出。幼苗需要护理,幼苗需要关爱,幼苗更要防止病虫害的侵袭,作为我们的学校和老师该做点什么呢?
我想,社会既然早已把“园丁”这一神圣而美丽的称呼送给了我们,就让我们义不容辞的担负起“园丁”的责任吧!
首先,我们要做学生精神上的引领者。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我们倡导,教师不但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我们创新的育人理念是“育人德为先,成才先成人”。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去观察世界、思考问题、抒发情感、潜心写作。就像园丁要经常给树苗治虫,以便防止病虫害的侵袭一样,我们要让学生在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写作水平的同时,升华思想、铸造人格。
其次,我们要做学生写作上的指导者。文学爱好者都是有写作热情的,然而,他们毕竟还很稚嫩,有的想写而写不出,有的写了却写不好。我们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或者是在写作方面有特长的老师,就要主动伸出热情的双手,对学生拉一把,扶一程,给“幼苗”以“阳光”和“水分”,给“写不出者”指点迷津,为“写不好者”雪中送炭,让他们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再次,我们要做学生物质上的支持者。我校学生全部住校,学生写作传稿,需要电脑等设备,学校提供的条件有限,有时还需要我们的老师给予大力支持,这也是我们“园丁”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学校倡导的校风是“爱心、热情、成功、创新”。办学11年的实践证明,创新学校的教师是富有奉献精神的负责任的“园丁”。我相信,创新学校的莘莘学子们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一定会借助文学社这样一个舞台,“为校园营造诗意,用文学点靓青春”,一株株香樟幼苗一定会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一个个栋梁之材!
愿“香樟树”茁壮成长,根深叶茂,四季常青,芳香四溢!
分享到:
苏ICP备11081810号
© 1999—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雏阳投资·创新教育集团 校园欺凌举报电话:0515-85235953
校址:(上海总部)上海市闵行区中春路8633弄15幢 | (东台校区)小学、初中:江苏省东台市金海西路99号 高中:江苏省东台市万泉路199号 | (昆山校区)江苏省苏州昆山市新开河路2号 | (上海校区)上海市金山区松隐大街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