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1-30
浏览次数:3950
来源:本站
校刊《香樟树》◆卷首篇◆
用文学点靓青春
邵一铭
那是去年丹桂飘香的金秋10月,按照上级布置,学校开展“我看素质教育”征文活动,要求有学生参与。起初以为,光“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就让高一学生难以捉摸了,更遑论还要就此大发宏论?不想刚刚布置高一(1)班女生孙芮写,很快就有了回声,而且洋洋洒洒,颇有见地,甚至已经刺及到“素质教育”的软肋了:
——每年夏天,全国上下都会上演一场轰轰烈烈的“黑色六月”高考大战,从初夏的蠢蠢欲动,到盛夏的白热化厮杀,一个“抢”字可把考生的痛苦形容得淋漓尽致。作为追梦者的我们,该如何看待高考这一实现我们理想的最直接途径?又该如何步履从容的走向中国教育的未来?(见《香樟树》2012年第一期《我看素质教育》)
这篇征文没有获奖,后来南京《现代写作报》作为优秀作文将它刊登出来。
不久,学校文学社队伍扩大,文学少年纷纷报名参加。孙芮也报了名,通过竞选,挑起了文学社副社长的担子,在文学社口号征集中,她初拟出一句口号:“为创新营造诗意,用文学点靓青春”,后来根据需要,学校把“创新”一词改为“校园”,就成为我们文学社的定位口号。文学社的工作有时是枯燥的,琐碎的,然而她全然不顾,用心为文学社成员们服务,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作为文学少年,最重要的还是用青春的文笔表达对生活的领悟,于是,她在学好各门功课的前提下,一头扑进文学创作的天地中,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一篇篇作品从笔下倾泻而出:她拾起童年时代那架沉载着她与表姐一起的思念与快乐的秋千,“好想让风儿将我的思恋传递到烟雨江南”;(见《香樟树》2012年第一期《秋千悠悠》,本文发表在2012年1月9日吉林《语文学习报·鲁人高一》版上),她沉浸在校园这一绚丽、平和、清新、恬静的“世外桃源”中,追求着心灵那份宁静,甚至发出奇思怪想,“利用先进的设备把古老和现代完美结合起来,与世界交流”(见《香樟树》2012年第2期《心中有个桃花源》,本文发表在2012年3月5日兰州《中学生导报》上)。她在尽情歌唱:荏苒的六千个日子/我拉着我十六岁的青春/满世界轰轰烈烈地狂奔/到处洒满了我/阳光一样的纯真/风撩起我的裙裾/幻成漫天的彩云,(见《香樟树》2012年第3期《我是谁》,本文发表在2012年1月30日吉林《语文学习报•语文八年级》版上)……
不仅如此,她还写了好些作品,有对中华礼仪的认识与呼唤,有对家庭教育的反思与批评,还有有对小高考的期盼与向往(见《香樟树》2012年第3期),其中不乏让人吃惊的真知灼见,令人眼睛为之一亮。
文学的魅力是无限的,文学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获得了这些成绩之后,孙芮同学应该警惕了,因为,“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这也许是一条难以逾越的规律,只有兢兢业业,不断进取,努力冲刺,慎始敬终,才能在文学的殿堂里流连忘返,摘取鲜美的果实。
分享到:
苏ICP备11081810号
© 1999—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雏阳投资·创新教育集团 校园欺凌举报电话:0515-85235953
校址:(上海总部)上海市闵行区中春路8633弄15幢 | (东台校区)小学、初中:江苏省东台市金海西路99号 高中:江苏省东台市万泉路199号 | (昆山校区)江苏省苏州昆山市新开河路2号 | (上海校区)上海市金山区松隐大街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