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刊《香樟树》学一点辩证的读书观(之一)-学生园地-东台创新学校 | 东台创新高级中学-(全国百强民办学校) 


校刊《香樟树》学一点辩证的读书观(之一)

发布时间:2015-12-11

浏览次数:3542

来源:本站

校刊《香樟树》学一点辩证的读书观(之一)

★ 少逸

   

习近平总书记谈自己读书的体会时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今天,在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中,我们要通过下苦功夫读书学习,努力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以及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提高文化素养,打造良好的校风学风。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读书的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诸多矛盾。处理得当,就能够少走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处理不当,则会影响读书的效果。这里跟同学们一起聊一聊辩证的读书观。  

辩证读书观之一:苦与乐。  

古人读书有“头悬梁,锥刺骨”的人,也有“凿壁偷光”的人,他们是不是苦读呢?鲁迅先生指出:“职业的读书”是一种外界压力促使下的苦读,“勉勉强强”而“很痛苦”,“很可怜”,但是“嗜好的读书”,则“如爱打牌一样”,“在每一页里,都有着浓厚的趣味”。这种“嗜好的读书”,可能通宵达旦,可能为读书“消得人憔悴”,但这种境界中的读书人不求功利,不用外界压力。一卷在手,忧劳皆忘,窗前小坐,疏枝筛影,在思虑澄明、心与书会的过程中,逐渐提高欣赏水平、人格修养和道德情操,收获之“乐”寓于读书的整个过程中,“其喜洋洋则矣”,自然被视作读书最高境界的精神享受。南宋诗人尤袤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之乐,溢于言表。这些读书人都是参透了书禅,悟彻了书道,真正领略了读书的妙处,其乐无穷,何苦之有!  

辩证读书观之二:入与出。  

宋代理学家陈善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唯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入得亲切,是有求知欲产生的学习动机;出得透辟,是感悟人生,领略做人之道,进取追求的一种境界。通俗地说,所谓“入”,就是从书本中汲取知识,充实大脑,完善自我。所谓“出”,就是将头脑中的知识加以灵活运用。“入”是挖掘、开采,要有决心和毅力,非有“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不可;“出”是加工、整理、提炼。收效、价值是研读学问的成果,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求实创新的精神。学贵创造,像蜜蜂,既采集,又酿造加工,才能酿出香甜的蜂蜜来。当今新知识不断涌现的时代,预先制定读书计划并适时调整、明确阅读目的、重点、读法与时间安排当是“入与出”的前提,能够“善入”“善出”应该成为我们读书的至上追求。   

辩证读书观之三:热与冷。  

朱熹把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夺“地盘”、打“基础”,要有鏖战一阵的勇气和毅力,有将铁“溶成汁,泻成锭”的烈火。第二阶段是“深思熟虑”,体味道理;应该“缓缓温寻”,反复玩味。整个学习过程,就像煎药、煮物,初以烈火煮,然后以慢火养。这反映了读书由热到冷的变化过程。  

“慢火养”有两层意思。一是“细”,即“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朱熹说过,看书就像服药,岂能一服便好?读书须是反复玩味,细细琢磨。二是“熟”,朱熹深有体会地说:“观书不可苟。须是熟读深思,道理自见。”熟到什么程度?他说过,时常暗诵默思,反复研究,未上口时须教上口,未通透时须教通透,已通透后更要纯熟。“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而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事之心。”





苏ICP备11081810号 © 1999—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雏阳投资·创新教育集团 校园欺凌举报电话:0515-85235953
校址:(上海总部)上海市闵行区中春路8633弄15幢   |  (东台校区)小学、初中:江苏省东台市金海西路99号 高中:江苏省东台市万泉路199号   |  (昆山校区)江苏省苏州昆山市新开河路2号   | (上海校区)上海市金山区松隐大街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