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刊《香樟树》◆阅读之光◆-学生园地-东台创新学校 | 东台创新高级中学-(全国百强民办学校) 


校刊《香樟树》◆阅读之光◆

发布时间:2015-12-11

浏览次数:4439

来源:本站

校刊《香樟树》◆阅读之光◆

 

我最爱的一本书

——读《西游记》有感

高一(4)班 姜婷

在西游记中,唐僧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后,终于修得正果。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时,凭借着菩萨的帮助和自己的聪明终于借到芭蕉扇,但是他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为自己犯下的错误做了弥补,让铁扇公主一家重新团聚。  

孙悟空偷吃千年人参果被门童斥骂,他心中气不过,便灵魂出窍把千年人参树给毁了,也正是因为她的鲁莽,让师徒四人再次陷入危难。  

唐僧心地善良,连伤害一只小小的蚂蚁都不忍心,看到人参果长得像刚出生的孩子一样,便更不忍心吃了。  

当白骨精得知四人到达宛子山时,便动了邪念,依次变成姑娘,老奶奶和老爷爷三人的模样。在变成姑娘时,她把青蛙和石头变成各种吃的,等待时机成熟的时候,便从石头后走了出来,就在快捉住唐僧时,孙悟空回来了,他用火眼金睛一看便知道是妖怪变的,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一棒下去。唐僧回过神来,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念起紧箍咒,他不相信悟空所说的话,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事,经过这件事后唐僧开始对悟空不满,而白骨精并没有死心,接着又变成那姑娘的母亲,悟空看见直接以棒打下去,唐僧见两人都死了,气得不知如何是好,只觉得悟空已经无药可救了,还一尸两命。  

孙悟空和唐僧他们各有千秋,但更多人却只看到表面,唐僧虽然心善,却只会看表面,是非不分。孙悟空虽然有些鲁莽,但却是非分明,懂得报恩,斩妖除魔。他们两人,我更喜欢孙悟空的性格,不需要太多言语,也不需要伪装自己,在复杂的世界中可以看清事情的本来面目。  

《西游记》是一个神话故事,但是也包含现实中的一些事实,人不能看表面,眼睛看到的往往不一定是真实的,需要用心去感受,但在做事情之前,需要通过大脑思考,不能过于鲁莽。  

【点赞】是非分明孙行者,斩妖除魔艰难路。  

(指导老师:潘映龙)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读《边城》有感

高一(4)班 单赵园

在一个名叫茶峒的小山城里,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只有一户单独的人家,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以及这份宁静中难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凉。  

这本书的女主人公是翠翠,叙写的是翠翠的一段朦胧而了无结局的爱情故事。  

翠翠是个天真活泼,温柔驯良的小女孩,像一只小兽和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的事,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到陌生人对他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为随时都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知道面前人无心机后,就从从容容的到水边玩耍。翠翠同她周围的山水一样,单纯,明净,健康,善良,她从小就这样无知无欲浑然自在的,长成了一个15岁的少女。  

我认为翠翠本该有一个美好的幸福生活,而不是作者不忍翠翠的命运会像塔一样坍塌,所以才会写一个了无结局的场面来安慰一下翠翠。  

假如不是爷爷的木纳和犹豫,以及船总顺顺对爷爷的误会,而是让年轻人自己来谈,就不是那样的结局。我想应该是二老和翠翠在家里和谐相处,儿女成双。在环境优美的湘西,翠翠在家里纺织,二老就在田里耕地和为过往行人渡船。有意还是无意的揭示了哲学道理——人在根本上无法沟通。最后天保为成全弟弟和翠翠,外出闯滩,因意外客死他乡,而傩送心怀内疚,离开了故乡,只留下翠翠孤零零的期盼着傩送回来。  

“美丽总是令人忧愁。”作者为我们提供的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但是,《边城》给我们的,却绝不仅仅是优美,也有人在命运的变数面前的无助与无奈的忧伤。这生命的无奈和悲悯之情,使《边城》获得了一种深邃的品格和魅力。  

【点赞】世外桃源,人性善良。  

(指导老师:潘映龙)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读《格林船长和他的儿女》有感

高二(7)班  沙莎

最初的冒险代表着自己能够以沉着的勇气去面临各种挑战,航海家们就是用这样一种精神去探求他们未知的领域,引导人们认识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  

暑假里闲来无事便去借了这本书,刚开始看到书名时还犹豫了一会儿,认为这本书应该没什么意思,可当后来读过几章之后才发现,它是本很有趣的书,值得一看。我被它所吸引,觉得原来还有那样一个人们所不熟悉的地方。  

这本书中同样塑造了一些人物,开始发现求救纸条的船长,格林船长的儿女以及王爵和爵士夫人等一些人。他们之中集结了所有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得知父亲生还消息的他们,毫不犹豫的请求爵士夫妇去寻回他们的父亲,善良的爵士夫人对这两个孩子的同情和帮助,还有那刚出海时船长和爵士所表现出来的沉着和冷静……这些无不成为使我最喜爱的人物。这本书中侧重于写他们航海救人的情景,记得这样一个画面:是他们在遇到敌人追赶时要攀下山崖去,当得知崖下湖里有鳄鱼时他们为之动摇,犹豫着是否要过,但当小罗伯尔坚决地说出要下去时,人们为这样一位勇敢的男孩而惊叹。  

由此可见,通过和大人的相处,罗伯尔渐渐学会了用勇气去面对所遇到的一切最坏的事物,而不是像那个假借带领他们去寻找格林船长的陌生人,在船面临被风浪袭击时,选择露出他的本性,让原本那位并不信任他的船长彻底了解他的为人,奸诈,狡猾,他还夺取了这一行人唯一的航行工具,一条本该停靠在岸进行修理的船只。  

书中还描绘了许多有趣的情节,以及一些令人纠心的画面,每每看到那里时又会为之震撼,就是这样一本书,让我见识到那些航海家的勇气和敢于探索,不断前进冲破障碍的品质。  

不得不说,格林船长的这双儿女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勇敢和无畏,当看到这本书最后的结局时,我为之高兴,因为格林船长和他的儿女们相见了。  

的确,现实中的我们也应该学习一下这些所谓冒险者最可贵的品质——勇气,如果生活是一条走不完的道路,那么我愿踏上这段旅程;如果凭借勇气能够攀登到自己所能达到的顶峰,那么我愿尝试去做;如果人是最平凡的,那么我就是这其中一人。  

听,航海的号角已经吹响了,它将带领我们到达新的领域。读一本好书,品一段人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读好书,好读书,书好读不正是这个理吗?  

【点赞】文笔清新流畅,彰显个性表达。  

(指导老师:潘映龙)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读《红楼梦》有感

高一(4)班 赵慧琳

暑假利用闲暇时间,把《红楼梦》看了一遍。我由衷地敬佩曹雪芹,他在《红楼梦》中刻画了许多生动形象的人物,每一个都很经典,都颇具自己的性格特点。如:慈祥的贾母,聪明能干的熙凤,多情的宝玉,豪爽直率的史湘云,貌美聪明的薛宝钗,善解人意的袭人,憨厚老实的刘姥姥……每一个都刻画得活泼生动。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当属林黛玉,从书中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的美貌和聪慧就吸引了我。她就似天女下凡,身上总有淡淡的忧伤,从书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可知黛玉是个貌美动人的女子,但她从小体弱多病。我读《红楼梦》,曾无数次想象过林黛玉的容貌,到底是如何精致的美人才会让王熙凤感叹:“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到了。”也让多情似水的宝玉对她情有独钟。不过始终无法从文字中想象出黛玉具体的模样,唯一能从书中所知道的就是黛玉是个精通诗书的才女。  

林黛玉最吸引我的莫过于她的才学,在清朝那样的封建社会,一个女子能精通那么多诗书,实属难得。林黛玉非常擅长作诗,她的诗和人一样,都有一丝多愁善感的味道。有人说林黛玉整天哀哀愁愁,以泪洗面,为什么宝玉却对她情有独钟。或许正是黛玉的柔弱,多愁善感,小心翼翼,才吸引了叛逆、任性的宝玉。  

从林黛玉的一颦一笑中,可知她是个有气质的女子,黛玉虽在封建社会,可她反对家里包办婚姻,说明她具有进步的思想。黛玉不喜欢任人摆布,不喜欢听从于他人,这也是她和宝玉相似的地方。他们俩是相配的,可却始终无法在一起,黛玉的结局是凄惨的病死,在封建社会这种结果是必然的。或许正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才使得他们的爱情故事被众人所熟知,为众人所惋惜。  

黛玉不似王熙凤那样有魄力,不似薛宝钗那样能干,不似史湘云那样潇洒,可是她有她的柔情,有她的思想,有她的独特之处。正是因为有了林黛玉这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才使得《红楼梦》这本书更具自己的特点。  

【点赞】人物评价,褒奖有度。  

(指导老师:潘映龙)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读《三国演义》有感

高一(4)班 钱志友

最近玩了一款名叫“真三国无双”的游戏,看着里面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又重新将《三国演义》读了一遍,就好像和老朋友见面一样,叙了叙旧。  

《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曹操,人们总说他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乱世奸雄,但我却不认为是这样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汉献帝年龄尚小,还不能巩固政权,曹操之所以会这么做,应当是由当时的形势所逼迫的吧,要不然政治与朝廷将会陷入一片黑暗。  

曹操为人做事总是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并且对下属也是十分爱怜。一次出征,曹军路过一片麦田,麦田周围有一条弯弯的小路,如果沿小路行走便会延长军队进行的时间,夏侯惊刚准备下令过麦田,从麦田中走时,曹操下令说:“今年天气比较干旱,百姓的日子是很不好过的,如果我们再走田中越过,不是要了他们的命吗?传我命令,谁胆敢损坏一棵麦穗,按军法处置。”全军于是沿小路前进,可是曹操马车上的马突然失控,乱入了麦田中,曹操下马拔剑准备将自己按军法处置,于是众将士连忙阻拦。百般无奈下,曹操只好割下了自己的头发作为首级。还有一次许攸投靠曹操,那时曹操正在睡觉,听闻传令许攸到来,连鞋都没穿便出帐迎接。你可要想想,曹操可是个主公和领袖人物,他居然可以屈身于自己的下属,可见曹操是尊重他们的。  

我更佩服的是曹操的智谋与志向,相信大家对望梅止渴这个故事一点都不陌生。曹军出征,途中将士们干渴难耐,又迟迟找不到水源,全军士气骤然低落,曹操见状,便想起了一个好主意,他对将士们说:“前方有大片的梅林,到了那便会有吃不完的梅子。”众将士一听,便又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前进,最终找到水源。我想这便是曹操的过人之处吧。  

曹操的一生都是在为了统一全国和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拼搏着,奋斗着。以至于在老年还写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一名句,可以看出他老当益壮的雄心壮志。曹操并不像他人所说的那么阴险狡诈,贪得无厌,他不仅是个军事家,也是个政治家,同时他也是一个大文豪。不管是刘备,还是孙权,我都觉得比不上他。我认为曹操应为成为盖世英雄。  

【点赞】曹操雄才霸主,古今之人仰之。  

(指导老师:潘映龙)   

 

生命其实是一种偶然

——读刘亮程《柴禾》

高二(14)班   郁皖宁

“当那堆柴禾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并没有烧它,它是自己变成那样的,我们一直看着他们变成了那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就看见了,它们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我们全部都看见了。”  

文章的开始是由“我”的搬家而叙述的。“我”每次搬家都会带上柴禾,因为“柴禾是家力的象征,是家的一部分”。时间过去了很久,一开始时,我们需要它烧饭取暖,接着,我们用煤,它逐渐被遗忘,但我们心里都始终有它的位置,但到后来。那是我们已不懂怎样烧它,它们就在院墙根呆了20多年,谁再也没有去管过他们。在那个墙角里它们静静地把自己朽掉了。  

生命其实是一种偶然。柴禾的坚持和隐忍被等待的时间和疏离的态度挫伤

。冷与暖,充斥着漫长的岁月。它走向生命之冬是必然的,我们无能为力。  

生活中或多或少总有一些看似无用,但我们却不愿舍弃的东西。它们往往代表的了一段段回忆,有念想,有感动。  

在奶奶走后,已记不清过了多少个日夜,我依稀记得那时的爷爷时常望着家中的某处出神,对上他的眼眸,那里笼着的哀伤和孤寂浓的化不开。爷爷的老房子日益破旧,它承载的是爷爷十年如一日的深情。我想,就是因为如此,爷爷才会固执的守着它,固执的保留它们最初的模样,固执的守着这个保存他与奶奶过往的地方。  

生命是一种偶然。我们对于生命的消逝感情太过漠然。对于他人的离逝,若是被问起,则自然的回一句:“他是自己死掉的”。也极为习惯的冷观周遭事物的兴衰,我们毫不在乎。也正如此一般,若有一天,你突然地的死去,也会有他人被问起,他人会说:“他是自己死掉的”。死人是不会说话的,这也无从说起。只不过,这样的世间会是多么的可悲。  

我们在自己的哭声里诞生,又在别人的哭声中走向目的,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下一刻会有安歇鲜活的脸庞永远消失……所以,不要让生命成为一种偶然,至少,不要让那些本可以绚烂的事物变得黯然。  

【点赞】为草一秋,为人一世。一种偶然,一丝感悟。  

指导老师:王承光  

 

我为觉慧唱赞歌

高二(14)班  张 颖

家是什么?  

有人认为家是心灵的港湾,情感的归宿;有人认为家是一只笼子,束缚着自己的思想。在封建社会的家,就是一个充满禁锢的家!  

巴金笔下的家,是中国旧社会的缩影。“高家”,一个四世同堂的腐朽大家族,有着形形色色的人,有人甘愿屈服于命运,向命运低头,有人则想要挣脱命运,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觉新和觉慧就是典型的代表。  

觉新,一个具有两重性格的人。虽然接受了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但又对封建家庭不满。觉新是高家祖业的继承人,一边是代表封建主义的高老太爷,一边是充满五四精神的觉慧,很多时候,觉新采取中立的做法,觉慧对他很不理解,认为觉新是封建制度下的傀儡。觉新向封建势力妥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心中深爱的是梅,但又不得不在爷爷的使命下与瑞钰结婚;爷爷死后,因为所谓长辈们嘴中的鬼神,把怀孕的瑞钰扔在城外,导致瑞钰难产而死。最终,觉新成为封建家族的最后一位守墓人。在封建制度下,妥协、屈服只会走向灭亡,想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敢于反抗,敢于斗争。  

“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觉慧与觉新截然不同,幼稚而大胆的他勇敢的抗争让人钦佩:反抗封建专制,蔑视长辈权威;打破封建等级观念,大胆追求鸣凤;抗拒不合理的婚姻,为争取自由而斗争。他是真正的五四新人,是铁铮铮的勇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时光的激流中,一颗颗顽石被磨去了棱角,成为所谓的栋梁。在这穿梭的时光中,我给觉慧献上一首时代的赞歌!  

【点赞】觉新软弱无能,觉慧大胆叛逆。鲜明深刻的对比,影响时代的赞歌。  

指导老师:王承光





苏ICP备11081810号 © 1999—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雏阳投资·创新教育集团 校园欺凌举报电话:0515-85235953
校址:(上海总部)上海市闵行区中春路8633弄15幢   |  (东台校区)小学、初中:江苏省东台市金海西路99号 高中:江苏省东台市万泉路199号   |  (昆山校区)江苏省苏州昆山市新开河路2号   | (上海校区)上海市金山区松隐大街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