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刊《香樟树》◆时代之歌◆-学生园地-东台创新学校 | 东台创新高级中学-(全国百强民办学校) 


校刊《香樟树》◆时代之歌◆

发布时间:2015-12-11

浏览次数:4590

来源:本站

校刊《香樟树》◆时代之歌◆

 

我心中的屈原

高二(14)班  郁皖宁

他应当是踏着清浪来的,长身玉立,翩然而至。一身白衣映着清浪益发显得  

他应当是朝堂上的一股清流。德高清俊,腰侧佩戴者编结的秋兰,披着江离和幽香的白芷,当为倾世独立。望重,对内彰明法度,对外联齐抗秦;出身贵族,历经三朝君主,对天子敬畏有加,却毫不矜持。他的行事最终触怒了反动权臣们,他们联合上奏进谗,新主资历尚浅尚不知这些权臣的利益嘴脸。于是,他被流放到汨罗之地。  

临走时长叹一声。“罢了,罢了,我吃苦受屈都不要紧,只恨他们把国家断送了。”带着对楚国的忧虑走了。  

他应当是诗歌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在湘沅地区受到当地人的尊敬,日日处在当地人们淳朴自由的歌声里,内心的壮志又似有了新的宣泄口,他对楚地的民歌加以革新,提炼创造出一种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化的新诗歌形式—楚辞体。任何辞藻都修饰不出他的华美,以澎湃的激情深刻地表达了爱国热枕。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他徜徉在湘江各地景色秀美之处,妄图让自己置身与美景之中而忘记忧愁。可是,他知道楚国必有灾难。当秦国的铁骑踏进了楚国的城门,一切都不可挽回了。世上的都肮脏,只有他一个人是干净的;世上的人都沉醉昏迷,只有他一个人是清醒的。他不妥协,宁赴江流,葬身于鱼腹之中,也不愿在这浊世中苟存。  

他走了,逐浪而行,身影在湘江中逐渐模糊。但是历史的长河会永远记得他的浮沉。  

【点赞】玉碎不改其白,竹焚不毁其节。赴江流载史册,葬鱼腹垂千古。  

(指导老师:王承光)  

 

听吾道一道项羽

高二(14)班  茅钰玲

如莫言所说:司马迁笔下的人物都有出奇之处,都有行为怪异而不被常人理解的地方。韩信奇在以雄伟之躯受市场纨绔下之辱。陈涉奇在佣耕陇上而图谋天下大业。而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则是项羽——一位天生神勇,奇在学书不成,学剑亦不成,学兵不甚求解的战神!  

翻开《史记》,跟随项羽的脚步,跨进他的世界,一幕幕短片映入眼前。  

在兵墙之下,我看到一位身着素衣,剑眉逼人,高大挺拔的壮士认真的说到,“彼且取而代也”;听到一声震动天地的呐喊,只见得一尊大鼎被他轻而易举的举起。看另一幕,战旗飘扬,刀光剑影,战马嘶鸣,战士冲杀撕裂声。夕阳的余光落在这位青年血迹斑驳的脸上,不远处一地的碎铁锅片,人头四处滚落。命运的齿轮无情的前进。血红的晚霞残留在天边,染红了天地。披头散发的青年仰天长啸,“天亡我,何为渡”。画面静止,时空消失,回到现实之中,我慢慢合上书本,心中如波涛一样久久不能平静。项羽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到底是什么使一个豪杰变成这样?  

“力拔山兮气盖世”,即使身在末路,他也从不怀疑自己的武力和勇气。“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吾为公取彼一将”他信心十足,从未退缩;“汉军皆披靡,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骑皆伏”,他神勇善战,无人敢忤视,而 一句“何如”更突出他那得意之情。项羽既然如此神勇,到最后却如此落魄。我想这与他的性格有关。    

他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乃至自己临死之前,还不觉悟,也不自责,竟然说:“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错哉!错哉!  

他是一个多情之人,鸿门宴上,明明是一个大好时机,他却心慈手软,错过了大好时机。当兵败垓下时,他对虞姬唱道:“虞姬虞姬奈若何!”此画面无不令人感动。  

放逐帝王,自称霸王,这无疑是一个英雄之举。但背弃关中,怀念楚国,如何坚立军心;他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不计策略,这也许是他失败的重要关键。  

如果项羽接纳别人的谏言,有着少些着谦虚,有着远大的眼光,有着果断的决心,那他的人生将会改写:指点江山,挥臂而下,成为一个真正的王!  

【点赞】盖世英雄,号由羽出;自矜功伐,穷途末路。惜哉惜哉!  

指导老师:王承光  

 

细节绽放人生美丽之花

高三(11)班  周颖

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月下的昙花懂得生命的绚丽只有一次,所以,它细心地绽放每一片花瓣,让花蕾绽放的每个花瓣都精彩精致,因此它的高雅吸引了雅士赞叹的目光。  

天上的彩虹明白生命的美丽只有一次,所以,它细心地呈现各种色彩,让云霞浸染的每片云朵都浓淡相宜,因此它用灿烂装点天空美丽的花园。  

细节决定成败,古人专注于细节而维护了国家的尊严。面对着诡谲的战国风云,大智大勇的蔺相如笑对专横的秦王,善于把握每一个细节,不但能够完璧归赵,而且在渑池之会上廷叱秦国群臣,有礼有节,捍卫国家尊严,正是因为他充分利用每一个细节,因此名垂青史。如果不能充分关注并把握每一个细节,只能给个人和国家带来千古遗憾。一代名士荆轲英勇过人,虽然也曾有“执秦王之手,握秦王之袖”的千载良机,可是他没有把握好细节,因而错失良机,刺秦不成,反而加速了燕国覆灭。荆轲的遗憾告诫我们,如果不能充分把握细节,不但个人殒身丧命,甚至可能让国家毁于一旦。  

细节决定成败,今天的科技工作者专注于细节,实现了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能够飞速发展,“神舟七号”“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之所以接连成功发射,正因为祖国的航空人认真细致,每一次火箭发射,他们都细心检查每一个程序,专注每一个细节,所以我们的航天发展能屡创奇迹。  

细节决定成败,古今中外的艺术家正因为专注于细节而实现了人生的辉煌。您曾记得因为沉思与“推敲”而苦吟的贾岛吗?您曾仰慕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的王维吗?他们之所以历史留名,就是因为他们专注于诗文中的每一个细节。贝多芬注重推敲每一个音符,他的交响乐才能持续震撼人们的灵魂;王羲之注重书写每一个笔画,他的《兰亭集序》才始终吸引书法爱好者竟相模仿。  

月下的昙花专注于细节才展现高雅;天上的彩虹专注于细节才铺就绚丽。只要风华正茂的我们也专注于细节,那么我们的人生也一定能够绽放美丽。  

【点赞】专注细节创人生美丽,细节绽放铸事业辉煌。  

(指导老师:胡明山)  

   

没有故事,只有真诚

高一(12)班 李程

望着一地的碎片,他呆住了。他的脸上布满惶恐,双手,双脚在微微颤抖。仿佛那一刻他的思绪也随之崩裂。  

我路过这儿只是偶然,我遇见他,也只是偶然。他打碎花瓶,也是偶然。但诸多的偶然碰撞在一起,似乎已经成了注定。  

他抬起头,发现我。突然抓住我的胳膊,让我隐隐生疼。他苦苦哀求的一连串话语,让我明白——帮他瞒过去。  

我十分纠结,我也曾经有和他一样的经历,我清楚他此时此刻的心情,虽然是朋友但……我沉默了。  

来到他的家里,他唾沫横飞的向他的母亲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他和一个小偷搏击中随手抄起了一个花瓶向小偷扔去。“嘭”小偷跑了花瓶也“牺牲”了。而我这个被随手拉来的无辜者,名正言顺成为他的证人。  

他的母亲始终微笑着,她的淡定出乎我的意料。然而在我和她对视的那一刻,我就觉得这是一位善良、正直的母亲,欺骗她使我感到羞愧。我很无奈,要不要帮他撒谎呢?  

他用手肘推了我一下,我一惊,脱口道:“是,是啊!当时情况可危急了,小偷还带着刀呢!”  

他的母亲还只是笑了笑。话说完了,我彻底后悔了。我也可以想象我的如红苹果一般的脸。我偏过头,便用手摇了摇他,边想着她母亲瞟了一眼,暗示他不应该说谎,他看了我奇怪的动作,张开嘴,似乎在说:“救我于水火中啊,兄弟!”  

其实,我们演的再像,谎言编得再完美,他打碎古董终究是事实,他的错终究是他的错,我的内心又一次纠结起来了,在正义面前我选择了和盘托出,选择了背叛友谊。  

记住这一天,因为这一天我懂得:友谊不是纵容,不许谎言装饰,它没有故事,只要真诚。  

【点赞】友谊不是袒护,友谊不是纵容。  

(指导老师:刘浩)  

 

静夜思乡

高一(12)班  周时枰

“乡愁”是一个宽敞却又充满温情的词语,“乡愁”是外面漂泊游子心中的避风港,“乡愁”更是人们灵魂的归宿。  

“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小学老师带领我们朗读《静夜思》这首诗的情景依稀在目,当时不懂事,并没能领会这首诗真正的含义,只是跟着老师大声朗读,读得好有奖励。到了初中,自以为对这些浅显古诗手到擒来,其实只是表面上对这首诗烂熟于心,却没有真正领会游子漂泊在外,一天忙碌之后,夜晚对着皎洁的月光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那种感情。

  

步入高中的校园,代表着漫无天日的住宿生活开始。由于学校离家很远,甚至就不属于东台市,因此家里人一个月就来一次。正是如此,让我懂得了思乡时的无奈、惆怅与悲伤之情。正如王维的“乡书达何处,归雁洛阳边”的担忧。我的床铺在靠阳台的一边的上床,晚上寝室熄灯后,我躺在床上,玻璃门外的夜景尽收眼底,远处高速上一排排灯照亮了天边,偶尔有几辆车呼啸而过,夜空中星星依然眨着眼,月亮似乎进入了梦乡,只露出了部分,像香蕉,又像镰刀。此时,此情此景让我想到了李白的经典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着皎洁的月光,周围安静得可怕,怎能不令人想到远方的故乡和亲人,他们是否也在抬头仰望,思念着他们亲爱的孩子?  

学校生活索然无味,整天面对就是几何体、英文单词等,看得我昏天黑地,天旋地转。更加令我想起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让我愈发地对故乡产生思念之情,想念故乡美好让我心情舒畅的事物。还有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句句深入心中,表达了我对亲人的牵挂。  

“露从今夜白,夜是故乡明”,等待夜晚,独自对着月亮,暗自吟诵思乡之诗。  

【点赞】精心化用古人诗句,巧妙表达思乡之情  

(指导教师:施雪宏)  

 

面对历史

高一(12)班  刘蒋慧

历史是发展的一个过程,过去的事就是历史。不过每一段历史的价值不同,有些历史需要我们去批评它,总结它,而有的历史则反映的是兴旺发达时期,我们可以借鉴它的这一过程。  

现在我们有历史这一门学科,还有教历史的教师,教师课堂上的讲解,有助于我们的深思和体会。  

作为一门学科,历史也要参加考试,选文科的同学,历史必学啊!每当打开了历史书,迎来的就是历史事件和人物。  

历史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国历史讲述了中国如何从奴隶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过程,在中国各个时期又讲述了这期间发生的事,颁布了什么条文,有什么制度,有哪些统治者,是什么社会性质等。  

世界历史里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抗日战争了。初中时,我们那个历史老师上课特别松,尽管我们每次都考得很差,但她还是对我们很好,经常放电影给我们看。有很多电影都仍记忆犹新,我们看过1894~1895的黄海海战,这部电影中的邓世昌的爱犬挺让人感动的,在这次战争中,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了战争的失败,因而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失去了台湾,清政府的无能引发了我们要面对历史的思考。  

我们还看过史上最令人心痛的南京大屠杀,电影中体现那些侵略者的残忍狠毒,电影让人看了心酸,那些侵略者把中国人当做靶子,军官间为了寻乐,还进行比赛,看谁杀的中国人多。有些人被活活地埋在土地死去,连那些小孩甚至婴儿也不放过。他们在那儿烧杀抢掠,坏事做尽,丧尽天良……这部电影也启示了我们要面对历史。  

中国的历史是悲痛的,启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说明我们应正视历史,正视屈辱,展望未来。让我们从历史事件中总结生存规律,一次次地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要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领悟过去的屈辱是你进步桥梁的规律。  

【点赞】反思历史,牢记苦难。  

(指导教师:施雪宏)  

 

面对历史

高一(12)班  朱常青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李清照为项羽所写的一首诗。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人和事物被遗忘。但对于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人们还是深刻记住的,他们没有被时光冲刷掉。  

提到刘邦和项羽,总会想起鸿门宴,霸王别姬等典故。对子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行为,绝大多数人都会支持刘邦而谴责项羽。因为刘邦对百姓人民好,而项羽经过之处烧杀抢掠,确实不得人心。  

大家也许想不到刘邦年少时是一个市井小混混吧,像一个地痞流氓似的,如果穿越回去看到这个人,会让人联想到他就是汉高祖刘邦吗?而项羽则与他相反,更有帝王之范,可史实却又相反。刘邦和项羽为了推翻暴政一起联手,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无坚不摧。他们团结合作,互相扶持最终推翻了秦国。如果没有项羽,那么仅凭刘邦一个人是无法成功的;如果没有刘邦,项羽也不会成功。   

项羽设鸿门宴请刘邦过去,这会让人们对项羽的认识更加卑劣,可换句话说,秦国已灭亡,天下群龙无首,不在这时灭了刘邦,又更待何时呢?刘邦在人们心中是一个英雄好汉,帮助百姓。可对刘邦换句话说,刘邦的行为更为阴暗。因为他懂得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这个道理,对百姓就十分的好。而他对百姓好不就是想让百姓拥护他,为他登上皇位助一臂之力吗?归根结底不也是为了自己的统治吗?只是相比项羽而言,项羽的行为太过表面,失去了民心,不过两人不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和自己的雄心霸业吗?  

别人对他们的评价我不清楚,我只觉得自己挺佩服项羽的,宁可自刎乌江也要留全自己的尊严,可是却永远离开了自己的爱人,促使了历史上霸王别姬的典故。  

李清照对项羽更有深刻理解:在世的时候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这不正是项羽一生的概括吗?他是一个英雄,在历史的长河中惊天动地。  

面对历史,项羽是个英雄,没什么过错,他是为自己的尊严而死,顶天立地,令人佩服。  

【点赞】反思历史成败,点评昔日英雄  

(指导教师:施雪宏)  

 

小楼昨夜又东风

高一(12)班  陈思远

泡一杯香茗,捧一本好书,我在茶气氤氲中结识了你——《虞美人》。偶然遇见你,你就想月色一般柔美却又惆怅,让我舍不得从这意境中走出来。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是李煜在亡国后发出的感慨,表现了他心中无限的凄凉。作为一国之君,他是不幸的,无心朝政,痴迷诗词,最终落得国破家亡的惨境;作为诗人,他是幸运的,正因为遭遇了国破家亡,所以他的诗才得到了升华,成就了那个不一样的李煜。  

挫折总是这样出人意料,成就了那个身为诗人的李煜,使他名留青史。有时人生就如洪水奔流,没有岛屿或暗礁的点缀,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贝多芬是一位音乐巨匠,在音乐界有一定的影响力,但面对他的耳朵失聪的后天不足,他并没有放弃,反而高呼要扼住命运的喉咙,霍金、海伦,他们都是善于用挫折来升华自己,成为生命的勇者和智者,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挫折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会被认为是不幸,但对于那些智者和勇者来说,却把它看成一笔财富,踩着它,使自己走向辉煌之路。  

李煜的《虞美人》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是最让我欣赏的一句,它不仅刻画了春风吹动的景象,也暗指作者彻夜难寝,思念故国的情感。  

或许国破家亡的伤痛我们至今仍无法切身体会,但是那种思念家乡故园的心情想必我们都有切身体会。  

爷爷和我们搬到了城里,但是只有我知道他的孤独,因为我也怀念着故乡的老屋,那每日清晨婉转的莺啼,那木质楼梯凄婉的呻吟,那透过竹林洒落的细细碎碎的阳光,那淡淡清香的泥土气息。后来爷爷对我说:“我想回家。”那时仿佛是一个寻求庇护的孩童。我从爷爷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个人都是一片绿叶,不管飘到多远。都已被一方土地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是的,这就是每一片绿叶无奈而甜蜜的宿命。  

我猜想,李煜对故国大概也是这种绿叶对根的情意吧,所以才会吟咏出“小楼昨夜又东风”的名句吧!  

李煜的《虞美人》抒发了他对故国的依恋,失国的离情别绪而被后人所赞赏,却源于他的国破家亡,同时也造就了伟大的词人。  

【点赞】优美流畅的语言,发人深省的议论。  

(指导教师:施雪宏)  

 

夜遇李清照

高一(9)班  蒋婷

晚上的天没有星星,只有一轮明月挂在空中,清风徐徐,推搡着窗子,使它发出一阵刺耳的响。不知为什么我热泪盈眶,是我读懂了夜里这月的孤寂,还是我本身也和它一样孤寂?不,我本身不是悲伤的。  

心里泛着一阵酸,泪眼婆娑,只听见耳畔传来一阵呼唤,是陌生的声音却是熟悉的感觉,我拭去泪水朝外看去,只见一位女子轻移莲步,缓缓向我走来。我惊讶了,他怎么有着古代的装束,轻挽着发髻,动作轻柔地像细水流动,令人赏心悦目。我下意识的问了一句:“你是谁?”她微笑的指着我手中的书说:“我就是你手中这本书的作者啊。”我看了看手中的《李清照词全集》,心里既兴奋又惊讶,难道她就是我倾慕已久的女词家李清照?我心里一阵欣喜。  

她慢慢向我靠近,伸出手抚摸着我的头,并说:“你生活在这个幸福的时代,有爱你的父母和老师,更有很多小伙伴为你分担苦恼,为什么看你还是一脸忧愁的样子?”“我的作品不被理解,老师总是说我写的文字颓废荒芜,没有一点当下少年的青春与朝气,就好像我看透了世上所有的苦楚写下泛滥的文字。”她微微一笑,走向我的书桌旁,拿起我的随笔录翻看。我羞红了脸想:她这么有名的女词人翻看我这个无名小卒写的东西,岂不是要笑话我?她对我说:“看得出来你是个热爱文学的人,可你的文字实在太悲伤了,不像你这个年龄的孩该有的心理。”“我一直很崇拜您,认真研读您的作品,模仿着您的风格。”  

她看着我笑出了声:“就拿你刚刚读的《声声慢》来说吧,那时我丈夫在新婚不久后随友人去泰山游玩时,我没忍住内心的不舍,就在锦帕上为他做了这首词。后来我丈夫去世了,留下我一人在世上苟活,那次黄昏下,牵动了我的情思,于是我又作了《如梦令》,表达对他的思念。我所生活的时代战乱繁多,远远及不到你现在的安定与和平,你无法感受到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无助,所以你写的这些文字,确实失去了你原有的蓬勃向上的品质,很多人和事都要珍惜当下的来之不易。”我愣了愣,然后点了点头,我理解李清照内心的孤寂与苦楚和她掩藏在词里的思念。  

晚风再次吹响了窗户,我揉了揉眼睛,看见她正在离去,我向她挥手,她回眸一笑,多想还能有一回夜遇李清照。  

点赞】构思新颖独特,语言清新自然。  

(指导教师:施雪宏)





苏ICP备11081810号 © 1999—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雏阳投资·创新教育集团 校园欺凌举报电话:0515-85235953
校址:(上海总部)上海市闵行区中春路8633弄15幢   |  (东台校区)小学、初中:江苏省东台市金海西路99号 高中:江苏省东台市万泉路199号   |  (昆山校区)江苏省苏州昆山市新开河路2号   | (上海校区)上海市金山区松隐大街100号